方山中人|奋斗的大唐:李世民与他的“贞观时代”

自打大唐与突厥再次签订和平之约后 , 突厥人竟然在之后的数年内 , 罕有侵犯 。 抛开大唐越发强盛的国力 , 大概渭水上李世民那单人独骑的勇气 , 令崇尚勇士的突厥人折服 。
在战争年代 , 和平可来之不易 , 趁着这段不是何时终结的休战期 , 大唐上下不敢松懈 , 很快 , 中原文明就以惊人的生命力 , 开始恢复往昔的国力 , 甚至一举超过突厥 , 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帝国 。
我们来看一下李世民是如何在短短几年时间内 , 缔造出这个国力蒸蒸日上的大唐帝国的:
经济上休养生息 , 与游牧民族相比 , 中原各族人民以农业经济为主 , 且有着更强大的稳定性 , 尤其是和平时期 。 李世民上位后 , 对于全国各州租调进行调整 , 比如免除关内等六州两年租调 , 其余地方则免一年 。 此法虽然减少了国库收入 , 但却极大刺激了农业经济的发展 , 人民安居而乐业 , 国家根基更加牢固;而地处大唐突厥边境附近的州县 , 由于屡屡遭受突厥侵扰 , 土地 , 人口皆不如其他地方 , 故大唐政府下令以户口数量发放物资 , 以解其贫;对于皇亲国戚 , 李世民则不循常理 , 降低封邑标准(降宗室郡王皆为县公)以减轻农夫负担 。 对此 , 李世民曾说过:“朕为天子 , 所以养百姓也 , 岂可劳百姓以养己之宗族乎!”同时 , 李世民提倡节俭 , 并亲力亲为 , 所谓上行下效 , 皇帝如此 , 百官无不效法 。
方山中人|奋斗的大唐:李世民与他的“贞观时代”
文章图片
李唐王朝在吸收前朝政治制度的精髓后 , 开始结合现实进行改革 , 其最终定型的政治设计 , 即便在今天看来 , 也极为完美 。
大唐帝国政治制度的核心为“三省一台” , 即尚书省 , 门下省 , 中书省 , 一台则是御史台 。 这四个部门 , 将立法权 , 审查权 , 行政权 , 监察权 , 四权分立 , 实在高明 。 其中中书省制定相应法律法规;门下则对法律法规进行审查;审查结束后 , 具体实施需要交给尚书省;而御史台主要负责监察百官 , 对其失职犯罪进行相应的弹劾 。
三省之间相互独立 , 但又相互制衡:尚书省虽有行政权 , 但不得违反中书省所制法律 , 中书省制定的法律又得经过门下省的审查 , 而门下省若要推翻中书省的提案 , 则必须有充分的理由 。 具体说来 , 若某天 , 大唐帝国要制定某项法律 , 具体内容 , 由中书省的中书舍人起草 。 舍人共有六名 , 其意见未必统一 , 所以各写各的 , 署名交予上级中书侍郎 。 侍郎审查后 , 提出自己的意见 , 然后交给中书省老大中书令 。 中书令再次审查后 , 将草案发给门下省 , 门下省各级官员开始讨论审查草案 , 若有反驳的意见 , 则需将相关部分发回中书省 。 中书省内部再次讨论 , 然后将新草案复交门下再次审查 , 此为“驳议制” 。 当然国家的大政方针 , 则多由三省高层一起开会制定 。
不过大唐毕竟是封建社会 , 皇权至上是不可避免的 , 所以李世民一生谨慎 , 极力的降低皇权对于大唐政治制度的破坏 。 因为皇帝的话本身就是法令 , 所以中书门下二省不敢反对皇帝的诏敕 , 贞观三年 , 李世民实在气坏了 , 他严厉的批评了这两省的大小官员 , 要求他们对于诏敕中不恰当的地方 , 必须提出驳议 。
方山中人|奋斗的大唐:李世民与他的“贞观时代”
文章图片
正是李世民的勤政 , 驳议制才成为大唐帝国长期执行的制度 , 从而确保了帝国在法律制定上不至于走了偏路 。
更关键的 , 李世民不仅仅是制定法律时克制皇权 , 甚至在平时朝会 , 也十分谨慎 , 每次临朝讲话前 , 都三思而言 , 唯恐言语有害百姓 。 这可是封建帝制时代 , 像李世民这般清醒的皇帝 , 真是太少了 。
贞观三年 , 长安城发生一件事情 , 说有个叫刘恭的人发现脖子后面有个“胜”字 , 这位爷十分得意 , 经常跟大家炫耀:“瞧见没 , 这个胜字 , 你们知道啥意思么?这是当胜天下之意!”在封建社会 , 这可就是赤裸裸的谋反那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