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山西静乐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他们的努力


作为山西省36个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的吕梁山片区集中扶持县、全省10个深度贫困县、文化和旅游部定点扶贫县之一 , 静乐县脱贫攻坚可谓任重而道远 。
公益|山西静乐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他们的努力
本文插图

文化和旅游部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战略部署 , 始终高度重视定点扶贫工作 , 把帮扶定点扶贫县脱贫摘帽作为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 , 不断加强帮扶力度 , 创新工作方式 , 细化工作举措 , 明确目标任务 , 有效衔接、分步推进、全力攻坚 。 文化和旅游部(原文化部)自1995年定点帮扶山西省忻州市静乐县以来 , 先后派出23批工作队、27位干部 , 一年接一年 , 一批接一批 , 始终将“扶贫、扶志、扶智”三结合 , 紧紧围绕“两不愁、三保障” , 对照“户脱贫、村退出、县摘帽”具体标准 , 重点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文物保护开发利用 , 开展专项帮扶工作 , 助力静乐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
举旗定向 深情点亮“帮扶灯”

定点帮扶以来 , 文化和旅游部领导先后来到静乐县 , 调研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大学生创业园、静乐县脱贫攻坚服务中心 , 详细了解相关情况 , 观摩静乐剪纸的现场制作 , 查看国家公共文化数字支撑平台的服务内容 , 实地走访爱乐希望小学 , 向学校捐赠少儿类图书 。 调研期间 , 深入贫困户家中走访慰问 , 一项项细算收入内容 , 询问增收办法 , 了解脱贫进展 。
文化和旅游部党组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年度扶贫工作 , 始终要求部系统各级各部门要把党中央的要求扎扎实实落实到位 。 几年来 , 文化和旅游部始终坚持文化扶贫是扶贫整体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 扶贫与扶志紧密结合;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扶持 , 将丰厚的文化资源变成强大的文化产业;倾斜扶持地方剧团发展 , 开展中央剧团送文化下乡和人员培训;加强文物保护工作力度 , 发挥文物资源在促进旅游发展中的作用;加强文化力量 , 促进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扶持发展文化产业 , 突出创意发展 , 帮助贫困群众在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 。
文化培根 打出帮扶“组合拳”

文化和旅游部先后投资建设了爱乐等3所希望小学、静乐县文化活动中心大楼 , 并捐助了配套设施;维修了静乐文庙、净居寺两处山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持续推进“烛光工程”;每年开展捐赠活动 , 投放大量文化设施设备;1999年为328名民办教师每人支助500元的救助金 , 为学生支助1万双过冬棉鞋;2000年为全县218名民办教师再次每人支助500元 , 为学生捐赠图书3万余册;2001年著名节目主持人吴小莉的“小莉图书室”在静乐康家会中学落户;引入“蒲公英花开”在静乐县建校 , 开展接对支助活动 , 有400余名贫困学生得到帮助 。
“文化下乡”从未间断 。 中国交响乐团、中国京剧院等单位的近百位著名表演艺术家不间断地来静乐县 , 组织“文化迎春艺术为民”“阔步新时代 共筑中国梦”“《红色记忆》音乐会”等活动;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等创作机构的书画名家、专家学者以举办笔会、讲座、赠送书画作品、写春联等形式到静乐县“送文化” , 为群众献上了一次又一次丰盛的文化大餐、精神食粮 。
公益|山西静乐打赢脱贫攻坚战,离不开他们的努力
本文插图


在“送文化”的基础上 , 发挥文化和旅游部在静乐县脱贫攻坚中“扶志”“扶智”的重要作用 。 近年来 , 继续丰富帮扶方式、扩大帮扶内涵 , 以更加鲜活的内容、更加及时的手段、更加长远的立意 , 实施“种文化”帮扶 , 通过深入一线的文化艺术教育教学活动 , 邀请文化和旅游部直属院团文艺队伍专程进驻静乐县开设课程、乡村旅游扶贫工作培训、“文化和旅游部定点扶贫县(山西静乐县)基层公共文化建设培训计划”培训、“山西省公共数字文化——静乐·娄烦专题培训班暨春雨工程公共数字文化走基层”培训等工作开辟了“种文化”的“第一战场” 。 2019年10月22日 ,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和静乐县签署结对帮扶合作协议 , 变“送艺术”为“种艺术” , 定期派出专业人员对静乐县的学生合唱团、教师合唱团开展业务指导和培训 , 帮助静乐县加快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化办学改革 , 加强艺术类考生的专业教学工作和艺术教师培训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