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特殊的毕业季:学生们用力告别,创造仪式感( 二 )


手指按动琴键 , 脑海中想象着毕业典礼拨穗的场面 , 她尝试与音乐共鸣 。
“海洋会回答江湖 , 江湖会回答河流 , 河流会回答浪潮 , 一起跃入人海……”这段歌词尤其触动她 , 让她想到上中医的学子 , “我们自己就是杏林后浪 , 一朵朵小浪花 , 在杏林的浪潮中奔腾 。 ”
作为今年的毕业生 , 回学校不易 。 6月中旬返校时 , 许艺帆和同学们接受了核酸检测 。 她回忆 , 等待检测结果出来的5个小时里 , 学校安排了独立的隔离房间 , 准备了一次性床单、洗手液、盒饭等 。 大家从门口取餐 , 吃完饭后 , 又把盒子放出去 。
她能感到 , 学校在努力让毕业生少些遗憾 。
回顾这半年 , 无论是首次云答辩 , 还是毕业典礼上 , 校长送给毕业生的三剂人生补益良方 , “百合固金汤、当归建中汤、复元活血汤” , 都令她印象深刻 , 这是专属他们的毕业回忆 。
6月30日的院级毕业典礼上 , 许艺帆在发言中想象着若干年后的情景:当校友问起 , “同学 , 你是哪一届的?”我们可以自豪地说 , “我们是抗击疫情那一届的 。 ”
今年 , 上中医首次在“外滩之窗”为毕业生亮灯 。 作为合唱团团长 , 许艺帆参与了亮灯前的合唱 , 那首学校原创歌曲《家》诞生在疫情后 , 她曾带着合唱团同学反复练习 , 歌中写道:“风雨再大 , 我们也不怕 。 明天一定 , 阳光明媚 。 ”
毕业的仪式感需要自己去创造
“想留点纪念给自己” , 7月3日 , 上海大学毕业典礼现场 , 小陈手里举着手机云台 , 镜头对准主席台 , 腿上还摆放着单反相机 。 她时不时转换设备 , 按下快门 , 怕错过精彩瞬间 。
离开上海164天后 , 这是她第一次踏入校园 。 按照规定 , 小陈还能在学校待4天 。
当其他高校陆续举办毕业典礼时 , 同学之间也会讨论 , “我们会不会有典礼” 。 但小陈觉得 , “仪式感”是毕业典礼的精髓 。
在采访中 , 她不止一次提到 , 仪式感是自己去创造的 , 比如拍照、拍vlog , 就是创造的过程 。
“能感受到毕业氛围 , 就是仪式感的体现 。 ”在她看来 , 毕业论文写完的那一刻 , 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涯就已经画上了句号 。
“参加仪式所留下的 , 可能是一张照片 , 一段回忆 。 ”小陈称 , 半年没有见到老师和同学 , 见面的欣喜感会远远大于一场典礼所带来的感受 。
但返校这天 , 她见到的同学并不多 , 毕业典礼名额有限 , 加之进入7月 , 同学们或是工作 , 或是实习 , 都已进入正轨 。
虽然还未进入寝室 , 小陈已经从同学处打听到 , 宿舍还是离开时的样子 , 只是多了灰尘 。 “蛮正常的 , 没有很乱 , 没有长蘑菇 。 ”
疫情带来的变动 , 让她更加珍惜毕业的每个环节 。 她称 , 与不能返校的学生比 , 能回来亲自打包行李 , 已经是庆幸 , “自己收拾行李也是对过去的整理 。 ”
到了晚上8点 , 小陈来到外滩 , 拍下上海中心顶端闪动的祝福 。
上海中心为上大学子亮灯已是传统 。 去年 , 小陈跟着学长学姐也来看过 , 但“送别人”和“送自己” , “心情不太一样” 。
今年 , 这一传统仍在延续 , 让她感到惊喜而又欣慰 , “学校也在为我们争取像往年一样的礼物 。 ”
澎湃新闻见习采访人员 张慧 采访人员 高文
责任编辑:丁宝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