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OCO热历史|晋末豪族沈警之死与后裔沈约粉饰先人的曲笔( 二 )


这五个孙子都是沈穆夫的儿子 , 沈田子和沈林子哥俩就是沈穆夫的第三子和第四子 。 沈林子卖了自己的住宅 , 给祖父、父亲和叔父们修建了坟墓 。
不久 , 孙恩卷土重来 。 对沈氏兄弟来说 , 父亲的上司应该是自己人吧 , 朝廷还在通缉他们 , 也只有孙恩能保护他们了吧 , 如果这时候还去主动寻找官军 , 那简直是寻死 。
但他们却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 , 投靠了在讨伐孙恩的战斗中表现抢眼的参府军事刘裕 。
他们既然敢投靠刘裕 , 就是认准了刘裕用得着他们 , 不会带他们去见官 。 刘裕出身寒门 , 正需要团结他们这样出身豪族的亡命徒 。
果然 , 刘裕说:“你们是罪人遗孤 , 在家乡又有仇人 , 跟我回京口吧 。 ”
所谓的家乡仇人 , 就是沈预 。 沈预因为缺乏德行 , 一向被沈警厌恶 , 沈警这次没能跑掉 , 就是沈预告发的 。 所以 , 虽然吴兴老家也有沈庆之这样志在效力朝廷抵御孙恩的同族同龄人在 , 但眼下已非沈氏兄弟的安身立命之所 。
就是在京口 , 刘裕给罪人遗孤沈氏兄弟解决了安家问题 。 刘裕讨伐桓玄 , 沈氏兄弟都有参与 。 然后 , 就发生了本文开头的那一幕 。
但是 , 王鸣盛《十七史商榷》卷63<沈氏世济其恶>指出 , 沈警、沈穆夫因参与作乱伏诛 , 是死于国法而非冤死 。 像沈预这样举报通缉犯的行为 , 在历朝历代都错不到哪里去 。 既然沈警父子罪有应得 , 那么沈氏兄弟将沈预的宗族无论男女老幼一并屠杀的行为也就仅限于血亲复仇而无关大义了 。
家门重光
当然沈氏兄弟不觉得自己有错 , 重振家门才是最要紧的 。 这在沈家也是有先例的 , 东晋初年沈充因追随叛将王敦而被属下吴儒所杀 , 其子沈劲就为父报仇杀死吴儒一家 , 后来投军报国 , 死守洛阳抵抗前燕 , 虽然最终城破殉国 , 却也得到了前燕名将慕容恪“有愧于四海”的叹惜 , 更被北宋史家司马光赞为“变凶逆之族为忠义之门” 。
后来沈氏兄弟又追随刘裕南征北战 , 使得刘裕最终得以代晋称帝 , 他们也因而洗雪了罪人之后的恶名 , 成为了军方大佬 , 朝廷大员 , 用事实证明了自己投靠刘裕的眼光之正确 。
沈氏兄弟以军功光大家门 , 到了孙子辈却又转了型 。 沈林子的孙子沈约又捡起了老祖宗读书的爱好 , 成为了著书立说的一代文豪 , 甚至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二十四史之一的《宋书》 。
DOCO热历史|晋末豪族沈警之死与后裔沈约粉饰先人的曲笔
文章图片
《宋书》没有<沈田子、沈林子传> , 因为那是作者的伯祖父和亲祖父;记载他们家族事迹的那篇传记 , 叫《宋书·自序》 。 后来的《南史·沈约传》也大致照抄了这些内容 , 将沈氏兄弟作为传主沈约的先人介绍了一番 。
掌握了修史的笔杆子 , 就掌握了对老沈家事的话语权 。
然而 , 粉饰先人并不容易 。 沈约仅用一年时间完成《宋书》的编纂 , 其实是在何承天、山谦之、苏宝生、徐爰《宋书》的基础上增删、订补 , 主要归他创作的部分是<志>而非人物传记 。 如果他把高祖父沈警和曾祖父沈穆夫粉饰成烈士 , 沈氏兄弟就成了烈士遗孤 , 刘裕说他们是“国家罪人”带回京口安置也就说不通了;编故事一旦被其他史料戳穿了 , 他这个作者是要被戳脊梁骨的 。
所以沈警和沈穆夫的死因只能如实记述 , 但什么地方有曲笔粉饰的空间 , 沈约还是很明白的 。
于是 , 在他笔下 , 当初沈警辞官成了无心仕途 , 与其是否看好谢安、王恭的政治嗅觉无关 。 至于为什么王恭败亡没牵扯到沈穆夫 , 为什么沈警对仕途如此无心还和五斗米道的叛军玩到一起去了 , 就别问了 。 而沈氏兄弟投靠刘裕的原因也成了刘牢之、高素之等人暴虐而刘裕军纪好爱护百姓 , 与刘裕本身就在招纳亡命徒无关 。 刘牢之、高素之本来就是杀害沈穆夫的仇人 , 为了突出祖宗的恩主刘裕而抹黑他们根本不需要心理负担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