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自打搬进了易地扶贫安置点 小凉山的“孟母们”不必再“三迁”( 二 )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自打搬进了易地扶贫安置点 小凉山的“孟母们”不必再“三迁”
本文图片
宁蒗县易地扶贫搬迁二期——河滨花园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自打搬进了易地扶贫安置点 小凉山的“孟母们”不必再“三迁”
本文图片
宁蒗县城漂亮的河滨走廊
51.5%的少年儿童在县城上学
成绩一直很好的小斌 , 是宁蒗县民族小学六年级学生 。 小斌的妈妈杨大姐 , 是新营盘乡建档立卡贫困户 , 现住在县城亲戚家 , 靠打工供小斌和8岁的弟弟上学 。 虽不是进城安置对象 , 但老家的房子获得政府补贴已经重建 。 同样是单亲妈妈的她 , 心里最重要的事就是两个孩子能够通过读书改变贫困的命运 。
宁蒗县民族小学校长杨志高告诉采访人员 , 全校现有1498名学生 , 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437人 , 108个学生家庭得到进城安置 。 目前学生中还有部分家庭在县城租房 , 父母在外打工 , 由老人照料孩子 。 而在3年前 , 全校在县城租房求学的有400多人 。
采访人员从宁蒗县易地搬迁办了解到 , 2016年以来 , 宁蒗县做到了“把最好的土地让给易地扶贫搬迁户、把最好的房子建给易地扶贫搬迁户、把最好的设施配套给易地扶贫搬迁户” , 也做到了“让最强最细心的干部管理服务易地扶贫搬迁户” , 全县25.3%的农业人口已搬出大山 。 其中 , 配套建设的进城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和学校、幼儿园、医院、集贸市场 , 让建档立卡的“现代孟母”们迁入了“学区房” 。 同时 , 通过易地搬迁安置、集中办学等一系列创新办教育的举措 , 宁蒗县有效解决了易地搬迁和进城务工贫困户子女入学难问题 。
在大兴镇偏远的羊窝子村 , 唯一的小学在这里显得格外高大、气派 。 这所完小原本有近200名学生 , 后来绝大部分在近年实施易地搬迁安置、集中办学中进城读书 , 现在只有18个低年级学生还在这里上学 。
县教体局基础教育股股长王自强向采访人员提供了这样一组统计数据:截至今年6月 , 宁蒗县在校(园)少年儿童共计50826人 , 其中51.5%的学生在县城就学 , 共26175名 。 其中 , 小学10080名 , 占全县的43.3%;初中4854名,占全县的40.3%;高中6586名 , 职高277名 , 100%集中在县城 。 此外 , 县城还有入园幼儿4378名 , 各易地扶贫搬迁进城安置点都配套了幼儿教育 。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自打搬进了易地扶贫安置点 小凉山的“孟母们”不必再“三迁”
本文图片
人民日报客户端云南频道|自打搬进了易地扶贫安置点 小凉山的“孟母们”不必再“三迁”
本文图片
每天放学后 , 幸福家园里的孩子都到设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儿童之家”做作业 。
最近 , 幸福家园党群服务中心工作人员走访时得知毛学英的困难 , 便安排她在服务中心食堂上班 。 每天放学后 , 毛学英的孩子和小区里父母外出务工的留守儿童 , 都到设在党群服务中心的“儿童之家”做作业 。 在这里 , 还有志愿服务的老师来辅导 。 现在 , 毛学英感觉很安心、幸福 。
“背着洋芋翻山越岭去读书”的日子 , 一去不返了 。 采访人员在走访中感受到 , 进城安居、进城上学 , 是像毛学英一样易地扶贫搬迁户最安心、最幸福的事 。 进城安置的小凉山“现代孟母”们 , 已开始定居、定心、定业 。
采访人员手记:
可贵的“现代孟母”精神
直到1951年才有第一所小学的宁蒗彝族自治县 , 在贫穷和落后的困境中发展教育事业 , 可谓举步维艰 。
穷则思变 , 而更重要的是要有敢于改变、敢于担当、敢于奋斗的行动 。 而宁蒗人民恰恰是敢于改变的 。
上世纪80年代 , “再穷不能穷教育 , 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觉醒 , 唤起了宁蒗人民行动上的坚定:拔除“穷根” , 教育先行!破天荒地以“木材换人才”的方式 , 从江苏海安引进了第一批优秀教师给自己“输血”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