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客户端|“爆款”基金能有超额收益吗?投资需量力而行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爆款”基金能有超额收益吗
新华网客户端|“爆款”基金能有超额收益吗?投资需量力而行
本文插图

今年上半年以来 , 受益于创业板试点注册制改革、上证指数编制修订、“北上资金”持续流入等一系列利好 , A股市场走出一轮上涨行情 , 上半年新发基金也明显好于去年同期——其中不乏单日售罄的100亿元规模基金 , 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 那么 , “爆款”基金一定靠谱吗?
Wind数据统计显示 , 今年上半年一共有613只公募基金发售 , 累计发行份额9721.89亿份——无论从发行数量还是从成立规模来看 , 基金火爆程度均远超去年同期 。 其间不乏100亿元规模基金单日售罄的场景 , 还有“珍贵”品种惜售、限购 。 这些销路颇佳的“爆款”基金业绩靠谱吗?
基金销售火爆
上海联泰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统计显示 , 凭借A股市场的优异表现 , 今年新成立的100亿元规模公募基金共有11只 , 主要是权益类产品 。
投投科技旗下联泰基金金融产品部总监陈东认为 , 细数这些“爆款” , 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爆款基金的打造离不开长期品牌积淀 , 如此方能获取投资者信任 , 基金发行方集中在南方基金、易方达基金、汇添富基金等大型基金公司 。 其中 , 6月份发行的南方成长先锋 , 首募规模达321.15亿元 , 成为上半年成立规模最大的基金 。 二是多数爆款基金具有“明星效应” 。 例如:南方成长先锋由绩优老将茅炜与新秀王博两名基金经理共同管理 。 茅炜是南方基金权益研究部总经理 , 以成长股投资见长 , 投资风格稳健 。 作为新发行基金 , 南方成长先锋成为继嘉实策略增长、兴全合宜之后 , 史上首募规模第三大的主动权益类基金 。 可见 , 投资者在选择新基金认购时 , 基金经理的“明星效应”与基金公司的“品牌效应”对募集结果影响较为明显 。 三是爆款基金的产品设计往往紧跟市场热点 。 例如:2018年 , 随着权益市场震荡下行 , 大批以市场指数、行业指数为跟踪标的的“工具型”产品募集规模大幅增加;2019年科创板开板 , 科创主题基金发行也随之到达高点 , 获得投资者争相抢购 。
权益类基金销售火爆的背后 , 是投资者投资权益市场的热情高涨 , 这是否意味着“牛市”的到来?新时代证券分析师樊继拓认为:“2009年以来 , 公募基金发行放量大多是市场‘走牛’的反向指标 , 即在大多数时间里 , 公募爆款基金的出现意味着牛市终结或一轮行情走向尾声 。 ”这主要是由于之前公募基金在股票市场中的话语权不断下降 , 导致每次权益类基金发行放量均为上涨后期 。 但也有例外 , 比如在2015至2018年的熊市与震荡市中 , 公募基金业绩相比大部分其他产品 , 包括私募、散户、游资等 , 业绩可圈可点 。 公募基金发行量不再是滞后指标 , 而是同步指标 。
也有观点认为 , 基金销售火爆是市场“走牛”的正向指标 , 即每当爆款基金出现 , 市场随之走强 。 华福证券统计显示 , 过去10年 , 在A股上涨年份里 , 股票型基金全部保持上涨;在股市下跌年份 , 基金有2年保持上涨 。 具体来看 , 在2013年的市场走势中 , 90%的股票型基金上涨 , 而股票上涨的数量仅占比69%;2017年 , 84%的股票型基金上涨 , 股票上涨的数量仅为32%;2019年 , 98%的股票型基金上涨 , 股票为76% 。 在爆款基金胜出的7年中 , A股多少都上演了结构性行情 , 因此 , “爆款”与牛市有某种正相关联系 。
不盲目追求“爆款”
爆款的意思是卖得好 , 这背后除了明星基金经理与基金公司品牌效应之外 , 还与销售渠道的强力支持密不可分 。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研究中心统计显示 , 2001年至今 , 发行规模超50亿份的爆款基金共计209只 。 从这200多只爆款基金看 , 各销售渠道的支持与配合帮助爆款基金发售成功是其共有特点之一 , 其中主要托管于13家银行 , 以四大国有银行与大型商业银行为主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