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贸区|中国—东盟自贸区:“黄金十年”塑造世界经贸新格局( 二 )
服务贸易推动经贸合作迈上新台阶
在东兴做生意的越南商人范文秀将最后一批货物交到中国客商手里后,开始清点当天收到的人民币 。“在越南的商业银行可以将人民币兑换成越南盾,非常便捷 。”范文秀说 。
文章图片
在广西东兴口岸,一批越南货车在排队候检,准备通关(6月8日摄) 。新华社发(林珉正 摄)
自2009年7月东盟被列为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首批境外试点区域以来,中国已与东盟多国签署了双边货币交换协议 。2013年,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多部委印发《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建设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目的之一是促进人民币区域内自由兑换、结算,盛极一时的“地摊银行”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
东兴边民何深庭曾是“地摊银行”的常客,以前大大小小的贸易货款进出都要通过“地摊银行”,风险较大 。作为沿边金融改革的见证者,何深庭用“快、稳、赚”来评价如今的边贸结算:快——当天办结,当天到账;稳——国有银行结算渠道,资金安全;赚——合理的汇率,减轻结算成本 。
截至2019年底,广西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突破1万亿元人民币 。分析认为,货币金融合作不断加强是中国和东盟合作走向纵深的重要标志 。在自贸区升级版建设进程中,双方合作正从传统贸易向跨境金融、数字经济、5G通信、卫星导航等更宽领域、更高水平拓展 。
老挝的塔拉曾在中国留学,她对中国电视剧情有独钟,“以前只能通过光碟看,现在通过老挝的卫星频道就能收看中国电视节目 。”塔拉所说的卫星频道源自2015年中国帮助老挝发射的第一颗通信卫星 。
作为双边数字合作的重要载体,中国—东盟信息港经过近5年建设,正逐步成为以广西为支点的信息枢纽 。项目内已建成3条国际通信海缆、12条国际陆地光缆和13个重要通信节点,中国已与泰国、老挝等9个东盟国家建立了双边技术转移工作机制 。
中国与东盟在北斗卫星导航领域的合作也在拓展 。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说,中国已经开始为部分东盟国家提供北斗导航服务,将在现代化农业、数字化建设、智能港口等方面促进东盟的经济社会发展 。
“中国与东盟共有19亿人口,是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相比货物贸易,双方服务贸易互补性更强,合作潜力更大,华为等中国科技企业已积极在东盟国家布局云服务、数据中心等,未来这一区域将进一步塑造全球经贸格局 。”厦门大学东盟研究中心教授王勤说 。
区域内产业深度融合方兴未艾
中国—东盟自贸区建成之初存在“贸易长、投资短”的现象 。10年来,双边企业早已不止于单纯的贸易往来,而是彼此借重对方优势,在自贸区范围内配置资源和技术,实现产业的深度融合 。
文章图片
一艘货轮停靠在广西钦州港等待装卸集装箱(2019年4月11日摄) 。新华社采访人员 曹祎铭 摄
文章图片
这是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的集装箱码头(2019年11月23日摄,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采访人员 曹祎铭 摄
在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内,总投资约24亿元的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建设如火如荼,项目旨在打造西南省区共同面向东盟市场的产业协同服务平台 。
广西川桂国际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蔡震说,项目建成后,四川的装备制造业、重庆的汽车产业、贵州的大数据产业等西部地区优势产业可通过产业园搭建的平台对接东盟市场 。
上汽通用五菱公司是将目光投向东盟市场的中国企业之一 。2017年7月,公司印尼制造基地建成投产后,16家中国和国际汽车零部件企业在印尼相继落地,吸纳当地6000多人就业 。目前,五菱汽车整体销量已经进入印尼乘用车市场前6名 。
推荐阅读
- 酒业|换届!保护知识产权 “护航”中国酒业再出发
- “后浪”国潮来袭!解码“中国青年”T恤系列
- 创新|创新“富”能|梦网富信亮相第8届中国智慧餐饮创新峰会
- 读懂中国制度,《求是》推荐这本书!
- 国际时评 | 中国“双桨齐动” 经济破浪前行
- 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国经济回暖将对全球经济复苏发挥积极作用
- 汪文斌援引《柳叶刀》:反对用阴谋论指责中国
- 高考|如何填报高考志愿?高三教师和高校招办教师支招
- 中小|惠普联合北京大学发布《中国创业型中小微企业创新指数》
- 华为|2020年中国顾客满意度指数发布华为海信等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