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刊财经|大东南:业绩激增的背后


本刊采访人员 何艳
中报窗口期 , 业绩预计大增的大东南可谓春风得意 , “喜事”不止一桩 , 公司早前还迎来新主并成功脱星摘帽 , 可谓在本轮牛市前扫除了诸多障碍 。 曾经五里一徘徊 , 能否自此东南飞?让很多投资者关注 。
半年报业绩预增近7倍
2020年7月7日晚间 , 大东南发布业绩预告称 , 预计今年上半年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800万元至4500万元 , 同比增长645.35%~782.65% 。 大东南这份业绩扭转了自身颓势 , 可称亮眼 。 从已发布中报业绩预告的近500家公司财务数据看 , 大东南业绩预增幅度挤进前20名 。
此前的6月3日 , 大东南刚刚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 公司表示 , 目前主营业务盈利能力已显著改善 , 持续经营能力持续增强 。 2019年度 , 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46亿元 , 同比增长12.08%;归母净利润6019.88万元 , 同比增长42.24%;扣非后净利润4744万元 , 8年来首次年度转正 。
其实大东南早在2019年6月27日便已经提交撤销风险警示申请 , 但时隔一年才被深交所审核通过 。 2018年5月2日起 , 该公司实行退市风险警示处理 , 2019年6月28日 , *ST东南披露了2018年年度报告 , 称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归属净利润约为4008.76万元 , 追溯调整后为4232.09万元 , *ST东南触及退市风险警示的情形已经消除 。
在业内看来 , 大东南撤销退市风险申请迟迟未被批复 , 或与彼时公司正处在被证监会立案调查阶段有关 。 2019年12月30日 , 大东南收到证监会的处罚决定书 , 经查明 , 大东南涉嫌未按期披露定期报告、存在资金被占用未如实披露、存在对外担保未如实披露、存在共同借款未如实披露等行为的违法事实 。
目前 , 大东南已被撤销退市风险警示 , 这对因公司虚假陈述而受损的投资者来说是一件好事 。 根据相关司法解释 , 如果投资者于2017年4月27日至2019年5月10日上午收盘前买入大东南 , 并在2019年5月10日下午开盘后卖出或继续持有并曾产生一定浮亏(无论是否解套)均可发起索赔 , 您只需将姓名、联系电话与交易记录(建议为Excel文件)发送到weiquan@hongzhoukan.com的邮箱 , 参与由《证券市场红周刊》“民间维权”栏目组织的索赔征集活动 , 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广大投资者在获得赔偿前无需支付任何律师费用 。
红刊财经|大东南:业绩激增的背后
本文插图
大股东易主 经营存疑
近年来 , 大东南的主营业务发展波折不断 。 资料显示 , 大东南上市之初主营业务为塑料包装薄膜 , 公司于2010年、2011年两次非公开发行股票将业务拓展至新材料新能源领域 , 开始尝试第一次战略转型 , 瞄准了当时最热门的锂电产业;2014年 , 大东南又一头扎进当时最热门的游戏行业 , 通过现金及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方式购买上海游唐100%股权 , 由此也带来了4.9亿元的高额商誉 。
财报显示 , 2016年 , 大东南净利润巨亏1.86亿元 , 同比下滑1312.93% , 2017年继续延续跌势 , 净利润同比下滑205.8% , 亏损5.68亿元 。 经营不佳的同时 , 大东南还曾深陷控股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和违规担保的漩涡 。
2018年10月 , 大东南原控股股东大东南集团破产重整 , 2019年6月经由网络司法拍卖公开竞价程序 , 最终诸暨水务以12亿元竞价成功 , 成为大东南集团的重整投资者 , 并取得大东南集团所持有的上市公司5.24亿股股份 , 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27.91% , 成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 , 诸暨市国资委也由此成为上市公司实控人 。
不过 , 虽然公司已经易主 , 但原控股股东“余威”尚在 。 2020年5月26日即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上表示 , “大东南集团在资本市场的名声太差了 , 公司应该立即改名 , 与大东南集团彻底切割 , 这是目前最迫切的工作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