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游新闻|长江边藏着一处摩崖造像,是大夏国凿刻的,有600多岁了( 二 )


如今的弹子石摩崖造像 , 包括本文开头提及的元代大佛 , 以及大佛东侧约15米处五佛殿中的五佛造像 。 造像依山雕凿 , 很有地域特色 , 得到学者关注 。 著名古建筑学家罗哲文在《中国名窟》一书中写道:“我国石窟的摩崖造像 , 到元、明时期已渐衰落 , 大型造像更不多见 , 像弹子石这样的元末明初的造型优美的大像 , 年代虽晚 , 弥足珍贵 。 ”
这尊背东向西的元代大佛 , 位于一个10.6米高的佛龛内 , 是明玉珍命令部下制作的 。 大佛表情庄重敦厚 , 面带微笑 , 目视滔滔长江 , 与江对岸的文峰塔隔江相望 。 佛龛正前方是石砌台阶 , 一步步降至长江边上 。
大佛身上 , 一道道纵横交错的“皱纹” , 一片片黑黢黢的“创伤” , 见证了600多年的历史浮沉 。 大佛两侧 , 各有一尊2.3米高的弟子立像 。 弟子像的制作手法比大佛明显拙劣很多 。
大佛连同弟子像 , 有显著的佛教造像特征 。 但是 , 大夏国的宗教政策是“去释老二教 , 专奉弥勒法” , 即取缔佛教、道教 , 只信奉弥勒 。 建造这尊大佛 , 是否违背了当时政策?
“其实 , 我们今天看到的造像和大夏国当初雕凿的造像 , 其表达的内涵有着天壤之别 。 ”曾友和说 , 明玉珍信奉明教 , 这尊大佛雕凿之初应该是明教弥勒佛下生造像 , 造像两侧并没有弟子像 。
1371年大夏国灭亡后 , 明教被明朝列为邪教 , 禁止公开传播 。 在这样的背景下 , 大夏国修建的大佛将何去何从?
所幸 , 明朝统治者没有摧毁这尊大佛 , 而是将其改造成佛教造像的形象 , 继续为明朝统治者服务 。 释迦牟尼佛和弥勒佛的形象十分相似 , 因此 , 改造时只需要在弥勒佛两侧补塑迦叶、阿难(均为释迦牟尼佛弟子)的形象 , 就可以让弥勒佛转变为释迦牟尼佛的形象 。
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代 , 修建一尊大型造像并非易事 。
曾友和说 , 明玉珍在建立政权后就立即下令修建大佛 , 是为了将其作为“弥勒下生 , 明王出世”的象征 , 以昭示大夏政权“君权神授”的法统性 , “通俗而言 , 就是让百姓通过大佛 , 明白自己当皇帝是神灵授意的 , 从而甘心臣服于自己 。 ”
至于明玉珍为何在弹子石一带修建造像 , 学术界没有定论 。 据《巴县志》记载:在这里建造大佛 , 是为了“镇水妖驱鬼怪” , 保黎民平安 。 这一说法至今在民间流传 。 “听我爷爷说 , 这一带滩险浪急 , 船只通过时经常被卷到漩涡中 , 所以才修了大佛 。 ”胡振志说 。
病因复杂病害严重
耗时3年给摩崖造像“把脉开药方”
“张老师 , 来 , 接钢管 。 ”
“好嘞!掌握好力度哈 。 ”
6月29日上午11点左右 , 元代大佛前 , 张俊杰正在和王子艺等3名同事搭建防洪遮护网 。
张俊杰是其中最有经验的一位 , 担任弹子石摩崖造像保护修缮工程项目现场负责人 。 他头戴安全帽 , 身处7米高空 , 踩在遮护网钢管上作业 , 脸上沾满了黑漆漆的铁锈 , 衣服被汗水浸湿 。 见采访人员来到现场 , 这个北方汉子笑呵呵地说:“修复文物 , 可不能有恐高症 。 ”
他们都来自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 , 将和后续增援的同事一道 , 在一年内完成此项修缮工程 。 而眼下 , 他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减轻洪水可能对大佛造成的影响 。 前几天 , 他们4人加班加点在佛龛周围搭建了略高于大佛头部的遮护网 , 以减轻洪峰来袭时石块等杂物对造像的冲击 。
基本搭建好遮护网的骨干后 , 张俊杰回到地面休息片刻 。 他有着10多年的石质文物修复经验 , 修复过大足石刻等3处世界文化遗产 , 但面对这尊元代大佛 , 他还是皱起了眉头:“它太特殊了 。 ”
大佛病害之所以特殊 , 是因为它在数百年间多次遭遇江水浸泡 , 长期受到风吹日晒和水雾、烟尘的笼罩 。 如今大佛的表面裂隙纵横 , 很多区域的砂岩已起翘或风化 , 微生物病害严重区域接近黑色 , 整体病害令人触目惊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