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笑容,绽放在雪域高原——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脱贫记

四川|笑容,绽放在雪域高原——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脱贫记
文章图片

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的丹巴藏寨是当地的风景名片 , 历史悠久的古碉楼散落在中路藏寨间 , 形成独特的村落景观 。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闫汇芳摄
四川|笑容,绽放在雪域高原——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脱贫记
文章图片

若吉村村民杨贵华在制作甘孜州非遗鱼通刺绣 。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闫汇芳摄
【都是一家人 共过好日子】
夏日的阳光洒落在贡嘎山脚 , 大渡河畔传来悠扬的歌声 。 村村寨寨哟 , 都通了路哟 , 家家户户噻 , 富裕了哟……74岁的鱼通山歌传承人徐万忠站在若吉村村口 , 用自编的歌曲唱出家乡的美好新生活 。
【四川|笑容,绽放在雪域高原——四川甘孜藏族自治州脱贫记】康定市姑咱镇若吉村的变化 , 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正在发生的历史性巨变的缩影 。
静卧青藏高原东南缘 , 甘孜州境内山峦起伏、江河纵横 , 这里曾是全国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的典型代表、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 。 今年2月 , 甘孜州实现全域脱贫 , 全州18个贫困县(市)全部摘帽 , 1360个贫困村退出 , 近22.3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 。
摆脱贫困的藏族群众笑了 , 学得一技之长的青年学生笑了 , 带领村民奔小康的扶贫干部笑了……这笑容 , 像一道道彩虹点亮了雪域高原的高山大河;这幸福 , 如一粒粒种子在康巴大地生根发芽 。 甘孜 , 这片古老的土地绽放出全新的光彩 。
用美丽战胜贫困
清晨的薄雾唤醒雪山、森林间隐匿着的宁静村寨 , 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亚丁村的一幢藏式风情小楼里 , 藏族阿婆四郎次姆热情地端出酥油茶、青稞饼和风干牦牛肉招待客人 。 以前从来没有想过 , 现在能过上这么好的日子!四郎次姆爽朗地笑了 , 如高原上的阳光般灿烂 。
被誉为香格里拉之魂的亚丁景区因为美丽而闻名遐迩 , 人们很难想象 , 曾经的亚丁村 , 有着嫁人不嫁亚丁人的辛酸 。 那时的亚丁村民 , 以放牧、挖药为生 , 既破坏环境又没有稳定收入 。
思路一变 , 天宽地阔 。 守着绿水青山的亚丁村民 , 决心用美丽战胜贫困 。 依托良好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资源 , 稻城开始发展生态旅游 , 村民们积极参与到景区管理和旅游服务中 , 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亚丁 , 藏语意为向阳之地 。 如今 , 这片向阳之地真正迎来阳光普照:公路通到村口 , 村民闲置房屋改造成漂亮的藏式民居 , 各类基础设施渐趋完善 。 景区生态环境越来越好 , 游客也越来越多 。 不到几年的工夫 , 昔日稻城县最穷的村落变成人人向往的最后的香格里拉 。
讲起脱贫后的好日子 , 四郎次姆乐得合不拢嘴 , 景区分红、开设民宿、马帮队牵马等各项收入加起来 , 她家年收入接近40万元 。 脱贫后的四郎次姆想得更长远 , 学知识学文化是最重要的 , 不能让孩子和我一样吃没有文化的亏 。 现在 , 她的两个孙子都在成都读大学 。
在甘孜 , 像稻城亚丁这样的美景无处不在 。 走进道孚县的康巴高原植物园 , 密林拥抱、青水环绕、鲜花簇拥 , 这座尚在最后施工阶段的高原特色植物园已带动解决周边劳动力尤其是贫困户就业800余人次 , 兑现酬劳660万元 , 实现人均增收8250元 。 来到川藏线上的进藏门户康定市新都桥镇水桥村 , 高原上的小桥流水人家美景吸引游客纷纷驻足打卡 , 脱贫后的水桥村民年人均纯收入达11980元 。 绿水青山 , 已经成为高原儿女脱贫奔小康的金山银山 。
用教育阻断贫困
午后的阳光猛烈而奔放 , 美丽的校舍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格外鲜亮 。 伴随着欢快的音乐 , 300多名小学生在操场上跳起甘孜踢踏 。 乐声悠悠、书声琅琅之中 , 理塘县城关第四完全小学五年级(4)班老师志玛泽仁欣慰地笑了 。
志玛泽仁的班上 , 有一位来自偏远牧区贫困家庭的学生多吉贡布 , 在曲登乡读完三年级后到县城读四年级 。 那时他讲浓重的牧场话 , 语言沟通都有困难 , 学习也很吃力 。 忆起刚来时的情形 , 志玛老师眉头紧皱 , 孩子基础差让作为班主任的她倍感压力 。
被称为天空之城的理塘县平均海拔4300米 , 是个纯牧业县 , 每平方公里不足4人 。 高寒缺氧、地广人稀、居住高度分散的理塘 , 农牧民子女上学难一度滋生贫困在牧区蔓延 。
办好牧区教育 , 是切实通过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有效途径 。 理塘县教体局副局长刘晓红介绍 , 结合牧区实际 , 理塘县探索出县城大集中、片区小集中、乡村打基础的办学模式 , 形成6+33+3办学格局 , 建立起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均衡发展的教育体系 。 志玛老师所在的第四完全小学 , 就按照3+3模式 , 招收全县19个乡镇四至六年级的高段学生和搬迁户适龄子女 。
手把手教学 , 一对一辅导 , 志玛老师还当起了多吉贡布的周末父母 , 教他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 让志玛老师颇感欣慰的是 , 经过悉心教导 , 多吉贡布从不会拼音、字认不全的调皮孩子变成了汉语沟通流畅、作业工工整整的上进学生 , 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