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规划|行走中原丨时光雕刻半扎村

乡村规划|行走中原丨时光雕刻半扎村
文章图片

乐楼
乡村规划|行走中原丨时光雕刻半扎村
文章图片

石雕
乡村规划|行走中原丨时光雕刻半扎村
文章图片

半扎村航拍图
乡村规划|行走中原丨时光雕刻半扎村
文章图片

民权小学遗址
□曲令敏
【乡村规划|行走中原丨时光雕刻半扎村】曾经扬名于万里茶道的半扎镇 , 自从有了铁路、公路 , 就成了安静在伏牛山余脉上的一个村落 , 除了来访的“驴友” , 多年来鲜为人知 。 如今的半扎 , 分为扎东、扎西两个行政村 , 树林茂密成荫 , 生态果园一片翠绿 , 宽阔的公路四通八达 。
明清建筑群
踏进平顶山西部的半扎古街 , 仿佛走进了悠悠的光阴 , 满眼古建 , 代代风物 , 让人目不暇接 。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戴民权的宅院戴公馆和清代秀才樊光明所建的樊宅 。
戴民权曾参加过讨伐陈炯明、营救孙中山的战斗 。 1940年5月 , 时任国民党第三十九军副军长的中将戴民权 , 奉命在遂平境内阻击日军时壮烈殉国 , 时年48岁 。
当地流传着戴民权的众多故事 。 1936年 , 天旱绝收 , 民不聊生 , 戴民权从外地运回来一万多斤大米 , 又打开自家粮仓 , 把仓里几万斤粮食全部分给了灾民 。
建成于1932年的戴宅 , 沿袭了明清古建筑的风格 , 特别是透雕狮子、盘龙、鱼和牡丹、荷花的造型 , 别致的房脊 , 堪称瑰宝 。
戴公馆属典型的北方三进四合院 , 房屋按南北中轴线设置 , 前后门通前后街 。 临街有高大的门楼 , 左右两间比门楼低一尺 , 独立成房 。 院内客厅、厢房十分宽大 , 廊柱下有镂空透雕 , 描金彩绘 。 地面全部用方砖铺成 。 屋宇雕梁画栋 , 宽大气派 。
樊宅坐北朝南 , 屋梁上有“光绪十二年建”字样 。 门楼保存完整 , 有正门和侧门 。 正门两侧有浮雕石门墩 , 上刻“风清流水当门转 , 春暖花飞隅峙来” , 浮雕花纹栩栩如生 。 一进院内的东厢房与正房尚存 , 东厢房为单檐硬山式建筑 , 面阔三间 , 进深四架椽 。 正房面阔三间 , 进深四架椽带前廊 。 二进院现存西厢房和正屋 , 西厢房面阔三间 , 进深四架椽 , 正房面阔三间 , 进深四架椽带前廊 , 房西侧有石铺过道通后花园 。 后花园里的月季花谢了 , 核桃树挂满了青果 。 北屋三间正房上锁 , 若是开门 , 过去就是北小街 。
樊家宅院是一组北方典型的四合院 。 屋里院外 , 除了新叶嫩绿的花木和野草 , 还有传统的农具和家具 。 铁锹、钉耙、镰刀;架子车、自行车、两米见方的石质沐盆;木箱、木条几、木板凳等 。 拐线的拐子上还绕着线绺 , 缠在线板上的棉线落满了灰尘……
半扎村像这样的古院落 , 还有20多处 。 另有200多处只有三间、五间的清代和民国的旧房古屋 , 有的有人居住 , 有的空守着野草疯长的院落 。
从西寨门进来不远 , 还有一座占地约50平方米的古老土地庙 。 土地殿、拜殿(卷棚)、后花园、前院等建筑齐全 , 柱基、房脊、檐饰等雕刻精美 , 被专家誉为艺术性很高的古建筑 。
半扎最有名的庙宇阁台 , 就是文昌阁和关帝庙 。
文昌阁在东大街正中 , 初建时 , 用条石砌成四方台 , 台下留有过街门洞 , 台上建有两层木结构的阁楼 。 历经战火 , 旧阁楼已毁 。 门洞西侧上方的石匾刻着“迎风” , 东侧石匾刻着“培脉”“河南直隶汝州归仁里半扎店”等字样 。 清光绪年间重修的文昌阁碑刻上 , 有河内冯义号和襄陵张晋号等八大商号的捐款数 。 另有残碑 , 刻有复兴号和公兴号襄兴号等商号的捐款数 。 当年半扎作为商贸重镇的繁华可见一斑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