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王羲之作为一代书圣 , 从古至今 , 俘获的迷弟迷妹自然不在少数 , 但要说到头号真爱粉 , 小编觉得非唐太宗李世民莫属 。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爱王羲之爱到什么程度呢?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唐阎立本《萧翼赚兰亭图》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1
朕追起星来自己都怕
做一个合格粉丝的必备素质 , 就是要支持偶像所有的作品 , 所以千万不要被兰亭的故事误导 , 以为李世民只爱“天下第一行书” 。
唐代的《徐氏法书记》记载:“太宗於右军之书 , 特留睿赏 , 贞观初下诏购求 , 殆尽遗逸” 。 也就是说 , 李世民同学刚一当上皇帝 , 就开始迫不及待要为偶像花钱了 , 并且发誓要把王羲之的作品全部买光光~~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皇帝一下诏书效果自然是棒棒哒 , 按《叙书录》所写 , 李世民当时收集了王羲之的墨迹3000多幅 , 并将其装订成书卷 , 印上“贞观”二字(这个行为是不是让你想到了乾隆 , 果然霸道总裁表达爱的方式都是相似的) 。
不过“追星无止境”的李世民表示这仍然不够 , 一定要亲自下场为偶像呐喊一番 。
二十四史之一的《晋书》成书于贞观二十二年 , 书中有李世民亲自撰写的4篇史论 , 其中之一就是《王羲之传论》 。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因《晋书》中有李世民写的4篇史论 , 故书中有“唐太宗文皇帝御撰”字样
在史论中 , 李世民把钟繇(yao)、王献之等书法家挨个点评了一通 , 并给每个人都挑了堆毛病 , 然后直接放话说“详察古今 , 研精篆、素 , 尽善尽美 , 其惟王逸少乎” , “其余区区之类 , 何足论哉”!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为了突出偶像的完美 , 不惜贬低别人 , 这个别人里甚至还包括偶像的儿子!李世民追起星来的疯狂程度直逼现在 。
2
行书得王羲之神髓
不过人家李世民毕竟是一朝明君 , 格局还是有的 , 追星的同时也没忘了提升自己的书法水平 。
据说 , 每得一幅王羲之真迹 , 唐太宗都要命人将之挂在寝殿中 , 方便自己朝夕观览、每日临摹 。 而且自己临摹还不算 , 连带着儿子们也得跟着临上个几百遍 , 请注意 , 是每幅都要临几!百!遍!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时间长了 , 儿子们的书法练得怎么样不清楚 , 不过李世民自己临摹的字迹已经和王羲之真迹非常相似 。 北宋文学家张耒评价他的书法时说“观其用笔精工 , 法度粹美 , 杂之‘二王’帖中不能辨也” 。
是不是真像到分辨不出来 , 我们可以从李世民传世书法作品《晋祠铭》来一窥究竟 。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晋祠铭》拓本局部
《晋祠铭》是李世民摹拟王羲之书法的得意之作 , 全文1203字 , 用笔遒劲 , 笔势流逸洒脱 , 字字结体都从王羲之而来 , 其中最见功力的当属“之”字 。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晋祠铭》中“之”字的结体明显带有《兰亭序》的风格
王羲之《兰亭序》全篇21个“之”字 , 字字不同 , 被视为神来之笔;《晋祠铭》中的“之”字多达39个 , 亦是各有姿态、绝无雷同 , 且多数与王《兰亭序》中“之”字如出一辙 , 可见唐太宗对王羲之书法揣摩之细 。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北宋拓《圣教序》局部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此外 , 对比从王羲之书法中集字而成的《圣教序》 , 二者之间的相似处则更为明显 。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晋祠铭》结字与《圣教序》结字对比
李世民自己对于《晋祠铭》也是满意到不行 , 《后唐书》记载 , 贞观二十二年( 648) , 新罗(位于朝鲜半岛)派国相来朝 , 李世民就曾以《晋祠铭》拓本相赠 。
3
首创行书入碑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要说李世民一心学王羲之的最大收获 , 并不是最后写出的字能够以假乱真 , 混进“二王”帖中几乎不能分辨 , 而是首创行书入碑 , 留名书法史!
唐以前 , 为表庄重威严 , 碑文书体一般是篆书、隶书或楷书为主 。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秦李斯《峄山碑》拓本 书体为小篆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汉《石门颂》拓本局部 书体为隶书
而到了李世民呢 , 估计是觉得自己多年临摹练就的行书最拿得出手 , 于是大手一挥 , 中国书法史上首个以行书入碑的书家 , 和首块行书碑就这么愉快地诞生啦 。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晋祠铭》碑局部
这块最早的行书碑 , 就是我们刚刚提到过的《晋祠铭》 , 由李世民亲自撰文并书写 , 现保存于晋祠贞观宝翰亭内 。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晋祠贞观宝翰亭
晋祠位于太原 , 为纪念周武王姬发之子唐叔虞而建 , 李世民登基后来此拜谢叔虞 , 并做《晋祠铭》 , 主要内容为歌颂叔虞的建国策略 , 宣扬唐王朝的文治武功 。
碑高1.95米 , 宽1.20米 , 厚0.27米 , 全碑1203字 , 主要用行书写成 , 间有极少量的楷书和草书字体 , 使全文笔意流畅贯通的同时 , 在章法上充满节奏感 。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晋祠铭》中的楷书字体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晋祠铭》中的草书字体“可”
不同于一般碑石以题目做碑额(碑头) , 《晋祠铭》碑的碑额所题却是年月日 , 从“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九字可以得知 , 此碑立于贞观二十年(646年) , 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 。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晋祠铭》碑碑额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碑额拓本
仔细观察的话 , 会发现碑额书风与正文又有不同:碑额九字采用隶书写成 , 每字横竖笔画间丝丝露白 , 似用枯笔所写 , 其实这是李世民于行书外所擅长的另一书体——飞白书(相传为汉朝大书法家蔡邕所创) 。
王羲之|【博闻强识】痴迷王羲之的唐太宗,自己书法怎样?
本文图片

▲武则天《升仙太子碑》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也是飞白书
也就是说 , 李世民在《晋祠铭》碑上 , 向我们展现了行、楷、草及飞白书四种书体 。 作为一个前半生忙着戎马 , 后半生忙着治国的帝王 , 于书法一事能取得如此造诣 , 实为难得 。
当然 , 更难得的是 , 他对书法的喜好 , 极大地推动了唐朝书法的发展 , 在“贞观之治”外 , 开创出一个书法盛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