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区|防疫复工“两手抓” 预约旅游渐成旅游消费新习惯

从“五一”假期时的“尝鲜”,到端午假期时的“驾轻就熟”,预约旅游渐已成为人们的旅游消费新习惯 。
专家表示,培育国民养成计划和预约的良好习惯,是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 。推进预约旅游常态化更是我国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缩影 。
安全放心 预约旅游渐成出行新风尚
相较于“五一”假期时的“尝鲜”,上海市民王茜对预约旅游已驾轻就熟,打开文旅场馆的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或者其合作的在线旅游平台,就可预订门票并预约参观游览时间 。不仅如此,她还能在“上海发布”“乐游上海”微信公众号等平台查询文旅场馆实时客流情况 。
“疫情期间,节假日和周末以本地游和近郊游为主,所以往往都是‘说走就走’,及时了解景区实时客流和预约情况很有必要 。”王茜说 。
中国旅游研究院近日发布的调研数据显示,今年端午节期间,全国有81.7%的受访游客体验了预约旅游,较“五一”假期提高4.3个百分点,其中71.4%的游客认为预约体验很好 。部分未能预约到门票的游客表示虽有遗憾,但对预约出行表示理解与支持 。
驴妈妈旅游网董事长王小松介绍,该平台有八成游客提前预约、错峰出行 。“游客们提前预订预约,既有助于保护自身健康和安全,也可以对旅游目的地的文旅资源增加了解,让旅游体验更丰富 。”
美团研究院报告显示,为了方便游客预约购票,全国许多景区都推出了门票在线预约功能,门票线上预约逐渐成为景区运营的标准配置 。端午期间,全国有超过8700家景区在美团平台上提供网络售票、分时预约等服务 。
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于秀芬介绍,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上海景区实行“预约、限流、错峰”开放 。这其中,全面推行预约制度是关键 。只有落实了“预约”特别是“分时预约”措施,才能真正达到“限流”目的,实现“错峰”目标,将人流控制的关口前移,最大程度上减少人员集聚,为现场管理减轻压力 。
上海财经大学教授何建民分析,培育国民养成计划和预约的良好习惯,也是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方面,特别在疫情防控常态化阶段,可以促进健康安全与提质增效目标的实现 。
上海市松江区文旅局局长金冬云认为,景区实名制预约可作为常态化管理措施;疫情阶段测温等措施可作为特需管理措施备存;人员集聚时启动的道口和景区点同步疏导机制,可作为应急管理措施;各部门、各条线的信息联动可纳入旅游信息化平台建设,为全域旅游提档升级提供抓手 。
科技加持 多地探索预约旅游常态化
多家景区负责人告诉采访人员,随着我国文化旅游市场逐步有序复苏,各地将迎来更大客流,智慧化服务有望发挥更大作用 。采访人员了解到,我国多地也正在探索景区预约常态化,而顺畅便捷的预约旅游少不了智慧化手段 。
于秀芬介绍,上海正在升级已有的“上海旅游信息管理与发布平台”,打造智慧景区管理2.0版 。2.0版增加了预约管理模块,端午假期,沪上所有4A级以上景区的预约数据都接入平台,预计国庆节前,所有3A级景区的预约数据全部纳入 。智慧景区管理的2.0版将变成以预防为主,将客流管控的关口前移,实行“事前分流+事中引导”双保险模式 。最终的目的,是希望市民游客能够“少些排队时间、多些游玩时间”“少些疲累心态、多些品质体验”,在旅游的安全度、舒适度、体验度方面迈上一个大台阶 。
无独有偶,山东省也已运行A级旅游景区门票预约平台,实现各大景区的资源整合和预约服务 。贵州省推出“一码游贵州”全域旅游智慧平台,方便游客预约 。河北省431家A级旅游景区,也已全部实现通过省平台线上预约 。
众多旅游景区也在结合自身特点探索智慧管理 。在上海欢乐谷,除了入园时游客需出示预约信息,园内热门游乐项目也实施“虚拟排队”——游客在游乐设施附近的排队设施前“刷脸”领取虚拟排队票并关注相关公众号,随后便可前往其他区域游玩避免聚集,再根据系统提示的排队进度返回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