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问题
《大国工匠》里有这样一段描述:新一代“长征五号”运载火箭是目前中国设计运载能力最大的火箭 。 长征五号火箭发动机的喷管上 , 有数百根空心管线 , 管壁的厚度只有0.33毫米 , 高凤林需要通过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 , 才能把它们编织在一起 。 这些细如发丝的焊缝加起来 , 长度达到了1600多米 , 每个焊点只有0.16毫米宽 , 完成焊接允许的时间误差仅为0.1秒 。这让我想到另一个人 , 美利坚英雄马斯克 。 他以一人之力 , 颠覆了人类探索宇宙的观念 , 他的SpaceX载人火箭发射成功不是新闻 , 他的火箭发射成本才是新闻 。据说 , 只是(火箭)部分回收 , 就已经使发射成本降低到原来的十分之一了 。 如果下一步整体回收成功 , 则每次发射成本只有一丁点 , 几十万美元 。我们则是 , 一次数个亿 。今天不说能力 , 只说成本 。 接着上边 , 中国火箭的制造 , 工匠高凤林所做的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操作 , 那么一相对比 , 问题来了:美国火箭和中国火箭 , 难道真的有本质的设计结构性不同?比如美国火箭 , 马斯克的火箭 , 它的发动机喷管有没有数百根空心管线 , 管壁厚度有多厚 , 需不需要3万多次精密的焊接 , 这人力成本是怎么计算和做到的 , 回收的时候 , 包括不包括这部分 , 成本如何控制下来的?他们有没有“大国工匠”?在马斯克横空出世之后 , 我始终不能理解和释怀的 , 就是这个“可回收”和成本控制 。 不包括前期研发投入 , 只是单纯的火箭制造和发射成本 , 中国的和美国的 , “举国”的和一家“私人”的 , 这中间难道会有这样大的差距?我当然不是科学家 , 需要顶级的科学家出来走两步 , 谈谈发箭发身的成本控制问题 。 相信中国的科学家们不是聋子瞎子 , 他们应该已经比我更加关注到这个问题了 。《大国工匠》提到高凤林匠师的时候说 , 他们的工资待遇其实是极低的……难道我们的成本控制做的不够完美不够完善么?成本控制估计已经“触底”了 。2020年7月9日星期四上午7时54分
推荐阅读
- 瞿江桓|快评丨第一名被第二名举报出局,类似招考问题不能“烂尾”
- 华为手机半夜自燃,官方称“非质量问题”
- 从鲁迅看《论语》,说说孔融及白娘子的人生观问题
- 解决问题,真的是职场最重要的能力么
- 迪拜|成本几百,卖到上万!在迪拜买的名牌包可能是假的
- 青年|“女儿,你凭什么不给我养老”?女儿问了三个问题,母亲哑口无言!
- 江西:对防汛工作中脱岗替岗等问题将严肃追责问责
- 确定价格,解决问题
- 家庭的孝无法适应老龄化社会问题
- 川普诚信问题恐葬送连任之路 连铁粉都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