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呀呀呀|败光了大唐最后的家底,李克用早说不可用,唐昭宗用此人为相
公元888年 , 唐僖宗终于走完了自己窝囊的一生 , 他的弟弟寿王李杰登基 , 是为唐昭宗 。 22岁的唐昭宗英姿勃发 , 继位之初 , 礼贤下士 , 亲君子 , 远小人 。 百废待兴 , 大唐仿佛有力挽狂澜之相 。 唐昭宗继位后 , 选用张浚为宰相 。
文章图片
张浚 , 河间人 , 年轻时放荡不羁爱自由 , 特别喜欢说大话 。 在唐僖宗时已为平章事 , 相当于宰相的职位 , 宦官将领杨复恭当权时罢免了他 , 张浚记恨在心 , 唐昭宗即位又重新启用他为宰相 。 唐昭宗继位时 , 大唐的天下乱做一锅粥 , 是名副其实的“一把烂牌”
平定了黄巢起义后 , 天下并没有太平 , 反而更乱了 , 黄巢几乎摧毁了大唐的根基 。 汴州的宣武节度使朱温和蔡州的秦宗权连年征战 , 公元889年 , 朱温终于击破秦宗权 , 占领蔡州 , 收编了蔡州人马 , 实力得到空前增强 , 唐昭宗晋封其为东平郡王 。
文章图片
唐末藩镇林立状况
淮南的高骈(pián)轻信巫术 , 重用方士吕用之 , 装神弄鬼 , 导致手下大将毕师铎叛乱 , 高氏全家被杀 。 朱温乘机又占有了淮南 。 朱温野心渐起 , 东击徐州的时傅 , 攻伐不断 , 徐州兵骁勇 , 双方互有胜负 。
面对天下纷繁复杂的局面 , 唐昭宗勤勉有加 , 想恢复大唐昔日的荣光 。 此时 , 如果有贤臣相佐 , 也许有机会能恢复朝廷的权威 , 但唐末每次到关键时候 , 上天都会开一个大大的玩笑 。
为什么说唐昭宗尚有希望恢复大唐荣耀呢?一是他继位之初 , 尚有力量组织中央军 , 曾经组织了一支十万人的中央军 。 二是地方藩镇此时尚在各自混战 , 朱温四面强敌环伺 , 李克用对大唐态度暧昧 , 并无灭唐之心 , 如果战略得当 , 组织中央军已自保 , 修养生息 , 拉拢地方藩镇以互相牵制 , 限制朱温做大 , 不要轻易分封节度使 , 能否翻盘尚未可知 , 但延续十几年不亡国还是有希望的 。 唐昭宗任张浚为宰相 , 认为张浚是王佐之才
张浚常和唐昭宗讨论天下大势 , 见解独到、滔滔不绝、口若悬河 , 对各藩镇和中央的分析很对唐昭宗的胃口 , 他的一些思路和唐昭宗也是不谋而合 , 唐昭宗曾经问张浚:如今天下纷争不断 , 最紧迫要解决的事是什么呢?张浚说:目前急需要解决的是募兵 , 增强军队的实力 , 这样才能有实力威服天下 。
文章图片
【历史呀呀呀|败光了大唐最后的家底,李克用早说不可用,唐昭宗用此人为相】唐昭宗历史图
公元890年 , 在张浚的建议下 , 唐昭宗在长安一带募兵 , 招兵十万人组成了中央军 , 中央建立起了一支武装力量 , 这形成了大唐最后的资本 。 《资治通鉴》:上从容与浚论古今治乱 , 浚曰:“陛下英睿如此 , 而中外制于强臣 , 此臣日夜所痛心疾首也 。 ”上问以当今所急 , 对曰:“莫若强兵以服天下 。 ”上于是广募兵于京师 , 至十万人 。
张浚对唐昭宗登基之初的天下形势的分析还是相对透彻的 , 内有宦官专权 , 外有藩镇林立 , 而这其中最紧急的事肯定是军队的控制权 , 一能自保 , 二能对抗藩镇 , 这个思路是正确的 , 也确实招募到了军队 , 组织了一支十万人的中央军 。 朱温和张浚各自打着小算盘 , 格局有限 , 为一己私欲强行讨伐李克用
李克用在平定黄巢时 , 曾与张浚并肩作战 , 听说唐昭宗重用张浚 , 感叹到:“张浚徒有虚名 , 并无真才实学 , 喜欢夸夸奇谈 , 用此人恐怕会天下大乱 。 ”
朱温也知道了唐昭宗重用张浚为宰相 , 迅速和张浚取得联系 , 同时联合云州防御使赫连铎和卢龙节度使李匡威 , 上表朝廷 , 要求朝廷讨伐河东节度使李克用 。
李克用 , 河东节度使 , 天下第一强藩 , 兵强马壮 , 和朱温素有旧仇 , 平定黄巢时曾率“鸦子军”入关 , 战功赫赫 , 对大唐有再造之恩 , 这以上的哪一条 , 即使唐昭宗想恢复中央权威 , 也不能从李克用开始动手 , 而且与李克用有仇的朱温提出征伐的意见 , 明眼人一看就是借刀杀人 。
推荐阅读
- 娱乐盘点大剧院|司马小绢讲历史:揭秘古代当铺之间的暗号
- 丹说历史|长平之战的导火索冯姓先祖,后代将相辈出,历史上的小人物
- 小高说历史|为了得到男友的爱,不惜性命,留下感人5字遗言,年轻貌美女毒贩
- 是我历史君|进去10人有9人出不来,600年无人破解,专家:梅花阵,湖南一古村
- 历史的皇宫|外国历史还有四位高皇帝,全部是开国君主,除了中国历史的高皇帝
- 中国青年网|英女子秘密买下有900年历史的古城堡
- 萌小糸说历史|下面人物6选1,你会选择跟谁去盗墓?,如果你穿越成摸金校尉
- 马露聊历史|出身成谜,受宠后乾隆给的封号却令人费解,她近30岁才嫁给乾隆
- 砚武|作为开国君主的刘邦为何历史评价不高?
- 历史图片社|却碾压乾隆的四万首,其中一首大家都背过,刘邦一生只留下两首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