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财经|打脸“大跌论”:港元紧贴7.75强方,金管局两日三度干预( 二 )


文章图片
还应考虑到 , 由于全球央行外汇掉期减少 , 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最近有所下降 。 “这表明美元需求减少 , 因为无需央行就可以在国外获取美元 。 在我们看来 , 这利空美元 。 ”罗伯逊称 , 当前美元对G10货币的利差优势不再 , 持有无风险的美元现金甚至没有回报 。 虽然人民币可能不是替代美元的避险货币 , 但这确实表明从2015年一季度就开始的分散美元、风险多元化的趋势可能会恢复 。
中概股带动人气 , 南下资金强劲
近期 , 香港的资金净流入强劲 , 远超香港本地流出的资金 , 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就是中概股“二次上市” 。
安永方面对采访人员表示 , 由于疫情影响 , 香港今年上半年IPO数量与去年同期相比减少20% , 但筹资额增加21% , 这主要得益于京东和网易两大中概股回归香港 , 二者共筹资543亿港元 , 占上半年筹资总额62% 。
京东、网易“二次上市”的主承销商瑞银证券亚太区投资银行主管金弘毅对第一财经采访人员称 , “二次上市”主要有两大动机 , 一是“买保险”以防未来美国上市收紧 , 另一方面也起到带动股价的作用 , 拓展了投资者群体 , 从股价表现可看出投资者对中概股回归表示欢迎 , 甚至带动了其ADR(在美中概股)的股价 。
未来 , 这一势头仍将保持强劲 。 瑞银内地/香港金融行业分析师朱晓伟对采访人员称 , 假设未来12个月中 , 符合标准的42家公司在香港“二次上市” , 平均发行规模为总流通股数的5% , 则募集资金总额为270亿美元 , 约为香港过去12个月IPO金额的70% , 或IPO加上“二次上市”金额(5220亿港元)的40% , 港股流动性足以承接 。 若未来“二次上市”的中概股被纳入“互联互通”名单 , 则将吸引更多南下资金流入 。
截至6月4日 , 在美首次上市的中资公司总市值为1.2万亿美元 , 其中阿里巴巴占50% , 上述42家公司占46% 。
第一财经|打脸“大跌论”:港元紧贴7.75强方,金管局两日三度干预
文章图片
南下资金不断增持香港上市的新经济企业
金融走廊地位强化
中外资机构近期都认为 , 香港作为中国内地和全球的走廊(financial corridor)角色会强化而非削弱 , 尤其是在金融方面 。
事实上 , 与中国内地的经济互动近年来不断拉动香港本地经济 , 这种趋势仍将强化 。 安永数据显示 , 上半年接近6成数量的新股来自中国内地 , 筹资额占总额的96%;互联互通机制强化了两地联动 。 截至上周五 , 今年以来南下资金高达2762.93亿元 , 是北上资金的近两倍 , 资金不断追逐新经济龙头 。 截至6月20日 , 南下资金在中芯国际的持有量高达24.4% , 金山软件为24.4% , 腾讯为2.8% , 美团点评为5.2% , 小米为8.6% 。
牛津经济研究所亚太首席经济学家高路易(Louis Kuijs)对采访人员表示 , 2019年香港对中国内地的出口占香港总商品出口的55% , 较2000年前后的45%大幅上升 。 同时 , 美国的份额从2000年的16%下降到7.7% 。
“一些外国企业将香港作为区域中心 , 即将资金存放在香港 , 在需要的时候转入中国内地 。 当前海外资金通过香港不断进入中国内地市场 , 追逐相对高收益的股、债等资产 , ”牛津经济研究所资深经济学家Tommy Wu对采访人员称 , 香港作为中国内地和全球的金融走廊角色仍会强化 。
第一财经|打脸“大跌论”:港元紧贴7.75强方,金管局两日三度干预
文章图片
第一财经广告合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