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总感觉梦中场景似曾相识,就像真实发生过?心理学家告诉你真相


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扉页引用了维吉尔的《埃涅阿斯纪》中的一句拉丁文 , 翻译成中文是:“如果不能上震天庭 , 那么我将下撼地狱 。 ”
弗洛伊德借用这句拉丁文意在表明潜意识的力量 。
如果潜意识不被看见 , 就会在暗处爆发毁灭性的力量 。
而弗洛伊德认为梦境是潜意识的反映 。 我们在做梦时常常会感觉梦里的场景似曾相识 , 或者感觉梦太过真实 , 就像真实发生过一样的 , 这样的情况心理学上是怎么解释的呢?
梦使用的素材是来自于现实生活
远古时期的人认为 , 梦是一种超自然现象 , 和神鬼启示人类有关 , 有着“众占非一 , 而梦为大”的“占梦”说法 。
他们将梦分为有启示意义的梦和无意义的梦 , 并且认为只有神职人员才能解梦 。
现代科学对于人在睡眠时的大脑活动作了检测 , 发现了活跃的脑电波 , 并且将睡眠分为了四个阶段 , 而梦正是大脑在睡眠状态大脑活跃的结果 。
心理|总感觉梦中场景似曾相识,就像真实发生过?心理学家告诉你真相
本文插图

根据这一点可以确定的是梦是大脑的产物 , 而大脑不会做没有意义的事情 , 因此梦有其特定的意义 。
弗洛伊德对于梦境的理解是这样的 , 他将个体心理模型分为自我、本我和超我 。 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 自我遵循现实原则 , 而超我遵循理想自我原则 , 也就是道德原则 。
在现实生活中自我和超我会压抑本我 , 而在梦境中表现自我和超我被本我压制 , 弗洛伊德的超我说法符合现实生活中的梦境的特征 。
人们在做梦的时候自我意识水平比较低 。
比如 , 在梦境里别人追赶你 , 你会本能地逃跑 , 即使你的大脑编织一个荒谬的被追赶的理由 , 你也会相信 。
相反在现实生活中你能够分辨荒谬的理由 , 也不会任由自己被恐惧支配 。
心理|总感觉梦中场景似曾相识,就像真实发生过?心理学家告诉你真相
本文插图

我们在生活中看的书、看见的人、经历的事情 , 不是被我们彻底遗忘了 , 因为在合适的刺激和引导下 , 我们就会想起这些事情 。 因此这些东西都被储存在了潜意识里这个说法也是合理的 。
潜意识储存了我们经历的所有事情和见过的所有人 , 在潜意识编织梦境的时候 , 它就会使用这些素材 。
但是梦境是潜意识加工的产物 , 比如说有些梦中出现了你在现实生活中不认识的人脸 , 这是潜意识从你认识的甚至只有一面之缘的不同的人身上组合出来的产物 。
之所以说梦境是你经历过的 , 第一个原因是梦境完全取材于你的现实生活 , 只不过是再加工的产物 。
梦是愿望的实现
梦是愿望的实现是弗洛伊德在《梦的解析》中的观点 , 梦的材料来源分为三类:第一类是近期印象和没有关联的印象 , 第二类是孩童时期的经验 , 第三类是生理层面的刺激 。
在第一类中 , 比如一个经常玩绝地求生的人 , 在白天玩过之后 , 晚上梦见了绝地求生 , 但是梦里的绝地求生有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场景 。
这些没有关联的现实生活场景和白天的近期印象在潜意识的编织下组成了一个共同的梦 。
心理|总感觉梦中场景似曾相识,就像真实发生过?心理学家告诉你真相
本文插图

在第二类中 , 儿童对于童年的记忆往往容易遗忘 , 所以在梦境中出现了陌生场景有可能是童年记忆的产物 。 当然 , 也有可能是潜意识对生活中不同场景的特征组合出的陌生场景 。
无论如何 , 都是来自于现实生活中的经历过的场景的 。
在第三类中 , 生理刺激分为外物引起的感官刺激和身体内部器官的状态引发的刺激 , 比如说口渴的人梦见喝水 。
弗洛伊德认为梦境都是愿望的实现 , 美梦很好解释 , 那么噩梦这种现象应该怎么解释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