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纪念抗战胜利七十五周年:缅甸密支那,无数中国远征军的光荣地( 三 )


出机舱 , 上了摆渡车 , 映入眼帘的是两层的候机楼和最高五层楼的塔台 。 1944年5月17日 , 盟军梅里尔特攻队(5307部队)和中国远征军驻印军新30师88团在缅北原始森林中艰难跋涉19天 , 神兵天降般地出现在密支那机场 , 击溃了惊慌失措的日军 , 占领了密支那机场 。 确认占领密支那机场后 , 史迪威将军下令早已整装待发的盟军部队和中国远征军驻印军从印度列多源源不断地运送到密支那机场 。 当时留下一张著名的战地照片 , 战场尚未打扫 , 被击毙的日军士兵的尸体还躺在那里 , 盟军的飞机已经在频繁地起飞 。 我四处打量 , 想看看那张照片是在那里拍的 。
三在摆渡车上 , 我注目窗外 , 航站楼方向及右侧没有较高的山峰 , 下车后往候机楼走 , 回望我们下飞机的方向 , 从我们下来的那架飞机的头部看过去 , 有山峦很像老照片中的山峦 , 可能那张战地老照片就是在这附近拍的 , 因为飞机是向北飞行 , 那里有盟军在印度列多的机场 。
奇袭密支那机场堪称缅北反攻的经典战役 , 就密支那的战略地位 , 日本缅甸方面军司令部下达了“死守待援”的命令 , 使得一场奇袭战变成一场攻坚战 。
密支那城离机场3公里 , 驻守密支那城的日军是第18师团114联队一部、第56师团148联队一部、第15师团一部3000余人 , 凭借坚固的工事 , 由第56师团步兵指挥官水上源藏少将指挥死守 。 在缅北反攻中 , “密支那战役”为整个反攻的胜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
从候机楼出来 , 缅甸“旅缅远征军暨后裔联谊会”密支那分会的负责人接机 。 异国他乡能用祖国语言交流 , 觉得很亲切 。 前来接机的友人中 , 有位名叫李玉明的先生 , 他是旅居缅甸的中国远征军抗战老兵李光钿的儿子 , 据悉 , 李光钿是现在旅居缅甸的仍健在的两位抗战老兵之一 。
匆匆吃过晚餐 , 赶往抗战老兵李光钿的家 , 为第二天的采访做准备 。 98岁的李光钿精神矍铄 , 简单的交流中也离不开中国远征军之事 。 当得知老人生活很有规律 , 每天早上5时30分就要出门走路时 , 为了不耽误老人休息 , 我们约定了第二天的拜访时间就告别了 。
中国远征军纪念抗战胜利七十五周年:缅甸密支那,无数中国远征军的光荣地
文章图片

目前生活在缅甸的远征军老兵李光钿第二天早上5点(北京时间3时30分) , 我们来到李老门外 。 房屋中灯光明亮 , 在周围一片漆黑的环境里 , 在晨曦的微光中显得格外耀眼 。
5时30分 , 如时钟一样准时 , 李老出现在家门口 。 他穿了一件墨蓝色的羽绒服 , 戴了帽子却露出双耳 , 一条灰色的裤子 , 手中拄着一根拐杖 , 与我打了招呼后 , 径直往前走 。 我很惊讶 , 一个近百岁的老人步伐如此沉稳 。 我跟在后面 , 记录了约40分钟的走路过程 , 大街上人很少 , 老人的影子在路灯下拉长、缩短 , 如此反复 。 走完路回到家时 , 天已放亮 。
李光钿生于1922年腊月二十四 , 汉族 , 云南省宣威县洛水镇灰洞村人 , 少时读过小学 , 后因家贫辍学 , 在家做些农活 。 1940年自愿从军 , 在宣威洪桥铺佳峩师管区候补营 , 一年后到曲靖参训 , 训练后到保山永平大花桥编入中国国民革命军第71军新编第28师83团2营八二迫击炮排 , 在怒江惠人桥附近防守 。
第二次组建远征军时 , 李光钿所在的部队编入中国远征军第11集团军 。 滇西反攻开始后 , 他于1944年5月28日随部队渡过怒江 , 6月4 日新28师拉开了松山战役的序幕 。 在松山战役中 , 新28师攻占竹子坡 , 攻克腊勐 , 收复阴登山 。 战至6月28日 , 因伤亡近70% , 无力再战 , 由远征军司令部直属第8军换下休整 。
休整后的新28师投入龙陵会战 , 在攻打龙陵城的战斗中 , 李光钿负伤 , 到后方医院治愈后与部队失联 。
李光钿流落缅甸后 , 和许多流落缅甸的中国远征军士兵一样 , 历尽艰辛 , 顽强地活了下来 , 成家立业 , 育有一个儿子三个女儿 , 现在是四代同堂 。 李老的后代已入籍缅甸 , 但他宁肯每年向缅甸政府交客居税也不入缅甸籍 , 他对我说:“我是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 ” 李老决定 , 百年之后就落葬于缅甸密支那 , 和老伴儿葬在一起 , 他还给自己作了一副挽联“远征异域青史长留英勇绩 , 竟业营生白发不变爱国心”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