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远征军纪念抗战胜利七十五周年:缅甸密支那,无数中国远征军的光荣地( 二 )


200师这支身经百战 , 令日寇闻风丧胆的队伍 , 曾在1939年底的昆仑关战役中与日军有“钢军”之称的第五师团血战 , 取得昆仑关战役的胜利 。 在同古与日军55师团血战后 , 撤退出来的200师已伤亡过半 , 元气大伤 。
如今 , 同古市有一座中国远征军纪念碑 , 纪念碑座落在当地一所华人会馆的财神庙——“福元宫”的后院里 。 按照远征军历史研究学者戈叔亚先生的说法 , 缅甸华侨曾为远征军修建过10多处墓地和纪念碑 。
二软绵绵的广播语音再次响起 , 飞机在徐徐下降 , 窗外的山川河流逐渐清晰 , 飞机在轻微的颠簸后慢慢地滑行 。 再过一会儿 , 我就能踏上密支那的土地 。 这片土地 , 浸透着远征军的鲜血 , 记载着远征军的荣耀 。
同古之战后 , 由于指挥混乱 , 中国远征军疲于奔命 , 虽有仁安羌的局部胜利 , 但对战局于事无补 。 还因为指挥混乱被日军所乘 , 日军第五十六师团千里奔袭腊戍 , 腊戍是滇缅公路缅甸段的终点 , 是中国从缅甸运输物资的起点 , 也是中国远征军的后勤基地 。 驻守腊戍的中国远征军第66军新29师两个营的将士1000多人全部战死 , 腊戍失守 。 中国远征军的补给 , 从南路回国的路线被切断 , 缅甸战局逆转直下 , 长官部命令撤退 。 中国远征军第五军及军直属4万多人计划从北线经密支那、片马撤退回国 。 但密支那被日军占领 , 远征军回国路断 , 只得含恨销毁辎重 , 翻越野人山回国 , 在莽莽原始森林被瘴气、蚊虫、蚂蟥、疾病所消耗 , 最后只有1万多人走出野人山 。
“兵败野人山”是指中国远征军第一次入缅作战失败 。 是役 , 中国远征军第五军200师师长戴安澜、200师599团团长柳树人 , 第五军96师副师长胡义宾、96师288团团长林则民 , 第六十六军新38师副师长齐学勤等将领及6万余士兵牺牲 。 如此惨重的损失与腊戍、密支那被日军占领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
滇缅公路被切断后 , 外来援助物资只能通过“驼峰航线”进入中国 。 “驼峰航线”的成本太高 , 要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 就必须打通陆路运输线 , “中印公路”应运而生 。 中印公路始于印度列多 , 经密支那后分为南北两线 , 南线经八莫、南坎至畹町与滇缅公路相连;北线越过伊洛瓦底江 , 经腾冲、龙陵与滇缅公路相连 。
这条设计图上的路线 , 要穿过缅甸 , 当时缅甸在日军控制之下 。 要穿过缅甸 , 就要反攻 , 就要打过去 。 在这条线上 , 密支那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
中国远征军纪念抗战胜利七十五周年:缅甸密支那,无数中国远征军的光荣地
文章图片

中国远征军在缅甸同日军作战的地点1942年8月 , 当最后一名中国远征军士兵踉踉跄跄地走出野人山 , 到达印度小镇莱多时 , 中国远征军历经千难万险的撤退才告结束 。 第六十六军新38师与第五军军直属、新22师陆续到达印度的远征军不足2万人 , 与在印度的部队组成新一军 , 军长郑洞国 。 为增强反攻的力量 , 中国通过“驼峰航线”从国内运送了国民革命军第14师 , 新编第30师 , 第50师及投笔从戎的知识青年 , 称“中国远征军驻印军” , 简称“驻印军” 。 他们在印度的兰姆伽基地训练 , 等待着反攻时刻的到来 。
1943年10月24日 , 新38师112团从印度列多出发 , 沿缅北山区的卡拉卡、塘家卡 , 分三路向野人山这道鬼门关推进 。 日本人为防止驻印军出击 , 在深山密林中的垭口通道处修建了许多工事和据点 , 由日军第18师团114联队一部据守 。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 今非昔比的驻印军装备精良 , 如下山猛虎扑向凶残的日军 , 在112团强大火力的打击下 , 日军一触即溃 。 此一战 , 生俘日军8名 , 仅在地堡中就有110多名日军被烧死、闷死 , 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驻印军的士气 。
中国远征军驻印军的反攻 , 从野人山到新平洋 , 孟关、胡康河谷节节胜利 , 由美军和驻印军的工兵修筑的中印公路随着反攻部队的胜利向前延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