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病毒猎手:阻断感染蔓延 守卫人们健康

90后病毒猎手:阻断感染蔓延 守卫人们健康
6月26日下午 , 中青报·中青网采访人员联系到梁金博时 , 他刚完成了一份流调报告的补充 , 这份流调报告是当天上午公布的北京市海淀区女性确诊病例的 , 共25页 。 他回忆说 , 6月24日晚上8点左右 , 海淀区疾控中心收到这位病例的阳性报告后立刻开始复核 , 流调工作同步启动 , 6月25日凌晨 , 复核结果出来 , 该病例确诊 , 流调工作继续开展 。
溯源工作绝不会放过任何一种可能
在北京市公布的6月20日确诊病例中 , 一位来自海淀区八里庄街道的男性病例没有新发地关联史 , 也不是确诊患者的密切接触者 。 在早期公布的信息中 , 似乎无法找到这位病例的感染原因 。 采访人员近日采访到了该病例的流调人员——北京市海淀区疾控中心的梁金博 , 他揭秘了该病例的流调过程 。
梁金博说 , 这位患者很有防范意识 , 出门都戴口罩 , 几乎不去公共场所 , 外面买的东西和外卖容器都会用酒精消毒 , 也没有接触过确诊病例 , 更没有去过像新发地这样的农贸市场 。 “他当时自己也很纳闷 , 防范意识都这么强了 , 怎么还会被传染 。 ”梁金博的第一次流调就这样无功而返 。
后来 , 梁金博求助大数据支持 , 通过大数据结果再去找这位病例核实 。 在第二次更细致的流调过程中 , 病例回忆起自己曾去过丰台区的一个活动室和一个商场 , 并且在商场里吃过海鲜 , 这个商场距新发地六七公里 。 梁金博马上请求北京市和丰台区疾控中心协助调查 , 对活动室和吃海鲜的商场进行采样调查 , 其中商场是重点调查区域 。 第一天小范围的溯源采样结果显示 , 在该商场地下超市的一个冰柜外表发现了新冠病毒弱阳性样本 , 活动室没有发现阳性样本 。
“当时还挺兴奋的 , 感觉离找到传染的源头更近了一步 。 ”第二天 , 北京市疾控中心和丰台区疾控中心进一步开展调查 , 并扩大采样 , 但令人遗憾的是 , 结果显示全部为阴性 , 之前的弱阳性样本经过复核 , 结果为阴性 。 流调的线索到这里又断了 。
在调查丰台区这家商场的同时 , 另一个风险较低餐馆的溯源工作传来了好信息 。 经过调查发现 , 这位病例发病前曾在北京郊区的一家餐馆和另一名确诊病例共同待过十几分钟 , 但是两人并不认识 。 至此 , 梁金博一颗悬着的心算是放下了 。
梁金博说:“有时候溯源工作就是这样 , 传染源在一些可能性相对较小的地方被发现 , 所以我们的溯源工作绝不会放过任何一种可能 。 ”(因为这家餐馆不在海淀区 , 流调消息由北京市疾控中心告知梁金博——采访人员注)
1991年出生的梁金博是海淀区疾控中心流调大队的一名成员 , 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 , 他就参与到防控工作中 。 随着前段时间疫情的缓和 , 6月10日 , 海淀区疾控中心终于从长达半年的“战时”状态恢复到了日常的工作节奏 , 没想到 , 6月11日 , 梁金博就接到了通知 , 要参与确诊病例“西城大爷”在海淀区行动轨迹的调查工作 , 刚刚缓了一口气的他又投入到新一轮疫情的防控战斗中 。
一个确诊病例背后可能是上百个密切接触者
6月11日 , 北京市通报新增1例新冠肺炎本地确诊病例——“西城大爷” , 海淀区疾控中心接到通知 , 第二天要抽查本区5个农贸市场 , 其中就包括了后来与多起确诊病例相关的玉泉东市场 。 该市场在海淀区南边 , 距离新发地农产品批发市场较近 。
“6月12日 , 在开始抽查的第一天 , 我们就在玉泉东市场发现一位无症状感染者 , 于是当天就采取措施 , 扩大采样范围 , 并在第二天关闭了市场 。 ”梁金博再次回忆起这次发现过程时 , 语气里仍然充满了兴奋 。
梁金博感慨 , 能在第一天抽查中发现阳性被检测者真的非常幸运 , 当时北京市的其他区都没有发现 , 早一天发现就意味着能早一天采取措施 , 阻断病毒的传播 , 降低人群的感染风险 。 正如此次疫情防控中的一种说法:“医疗是处理存量 , 疾控才是控制增量” , 这位阳性被检测者的发现又减少了一分疫情扩散的风险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