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申城计划今年底至少建成50家儿童友好社区示范点( 二 )


图书角的背后 , 则是家长们的区域 。 一张正常高度的长条桌成为了“界限” , 再往里 , 摆放着三张沙发与一个茶几 , 如同家中客厅一般 , 为带孩子的家长提供休息之处 。 当然 , 每次有“家庭日”等活动 , “客厅”也会派上用场 。 自去年年底揭幕后 , 望江驿8号非常热闹 。
与公共空间结合 , 才能创造更多的可能性 。 “家庭会客厅”的概念不仅满足了儿童的活动需求 , 更满足家长的需求 。 胡晓红认为:“家长带娃的负担小一点 , 乐趣多一点 , 才能让孩子们自由时间多一些 , 家庭氛围好一些 。 ”
家庭参与奉献智慧 , 社区各方共同努力
儿童友好社区的创建是双向的 , 不仅需要政府机构协调下功夫 , 也需要儿童、整个家庭的“反哺” 。 “对儿童保护和关爱 , 一个家庭是达不到的 , 需要全社区居民共同努力 。 ”范斌告诉采访人员 , 位于浦东新区中部地段的金桥镇 , 则生动体现“居民自发组织”的亮点 。 走进金桥镇的佳虹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站 , 映入视线的是一块木制“小屋” , 有斜坡、有书架 , 设计吸引着孩子们爬上爬下的兴致 。 这些创意出自居民区一位家长 。 除此之外 , 为了能丰富站点活动 , 家长们主动“请缨” , 大学教授开起自然科学课、公司白领讲解主持技巧……
家庭参与不仅奉献智慧 , 更影响着孩子参与社区的未来 。 作为“故事妈妈”的一员 , 徐文莉过去常常在学校、社区活动上做亲子绘本讲解 , 女儿韦志馨便坐在台下 , 潜移默化中养成了参与社区事务的习惯 。 每当来到图书角 , 她自觉化身“讲解员” , 带领其他孩子读绘本 , 那样子像极了母亲 。 徐文莉坦言:“我是社区培养出来的人 , 不仅自己要反哺社区 , 还要完成‘传帮带’任务 , 这样社区才有更好的明天 。 ”其实 , 包括北新泾街道、安亭街道等许多沪上街镇还设立了“儿童议事会” , 为“小大人”的“发声”提供完善的渠道 。
“儿童自己营造、家长提供辅助、各界多元参与 , 这样的儿童友好社区才切身为儿童服务 。 ”据范斌介绍 , 市妇儿工委近期还将推出根据上海实际情况制订评价标准 , 这将继续保障儿童的基本权利与生活环境 , 也推动着社区不断完善 , 让“最柔软的群体”在社区得到最健康的呵护与成长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