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商报|传统出口企业借电商转内销 速配闪婚有阵痛( 二 )


屠新业虽然知道不同市场的需求不尽相同 , 但中国消费者对牙刷的外形、价位等细节到底是怎样的 , 屠新业并不了了解 。 对于多数出口转内销的企业来讲 , 普遍缺少有关国内消费者的消费大数据 , 而电商恰好能填补数据空白的短板 。
外贸企业已经意识到出口转内销是必然的趋势 , 逐步制定相应的生产计划 。 浙江宁波的运动户外品牌菲莱仕负责人刘君在今年4月就对北京商报采访人员表示:“现阶段 , 可能更倾向借助电商消耗掉批发过剩的产品 , 也可以把这些产品全部利用起来 , 还能让资金流动 。 等度过眼前的危机 , 就要针对国内市场的诉求 , 生产价格有优势、质量更好的产品 。 ”
适配阶段存在阵痛
当前 , 海外市场不确定性增加 , 导致外贸企业订单下滑 , 依赖外需的出口型企业慢慢转向国内 。6月22日 , 针对外贸企业出口转内销一事 , 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支持出口产品转内销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 《意见》明确指出 , 在鼓励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同时 , 支持适销对路的出口产品开拓国内市场 , 着力帮扶外贸企业渡过难关 , 促进外贸基本稳定 。
想要“海归”后完全融入到国内市场 , 外贸企业和电商企业均要合力跨过诸多门槛 。 亦暄认为 , 对于现在大多数的外贸企业来讲 , 均知道出口转内销的必要性 , 期间面临的共性问题则是从此前注重生产如何转变为更好的拓展销售渠道 , 聚焦到运营层面 , 尤其是组号数字化线上运营 。 “为此 , 企业内部的组织架构、线上经营与营销均要做出相应的调整 。 ”
从一家传统的外贸企业变为更得上电商快节奏的企业 , 两者注定要在数字化上互相试探 , 以达到相互配合的程度 。 外贸企业实则要面临更多的阵痛 , 外贸型企业大多数是OEM贴牌生产的销售模式 , 生产是基于客户提供的信息去制定生产计划 。 但内贸市场的流程完全相反 , 外贸企业要自己要想办法研发商品 , 然后再推广向市场 。
完全不同的流程 , 让外贸企业欠缺与市场交流的经验 。 屠新业解释称 , 外贸业务是与客户直接面对面交流;针对内贸市场时 , 很难做到与消费者面对面交流 , “一旦商品开发失败 , 并不是市场做需的商品 , 这对工厂来讲是一个致命的生产策略上的失误 。 ”
面对各种不确定因素 , 外贸企业对电商所提倡的C2M这种模式极为认可 。 义乌市端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CEO周海波就曾对北京商报采访人员称 , 外贸企业接触国内市场时 , 需要C2M这种模式提供数据方面的支持 。 实际上 , 外贸企业无非是需要将消费端诉求反馈到生产端的时间缩短 , 以便及时调整生产 , 更好迎合市场 。
北京商报采访人员 赵述评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