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生活里,藏着百姓的欢喜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
光明日报采访人员 苏雁 刘平安 光明日报见习采访人员 张雪瑜
6月20日晚,在苏州大学工作的丁姗和几位好友相约,带着孩子们去沧浪亭观看园林版昆曲《浮生六记》 。“天下着小雨,我感觉园林和昆曲特别配 。不需要额外的场景代入,音乐起,情节徐徐展开,让我们走进了几百年前沈复和芸娘的情感世界 。”丁姗告诉采访人员,正上小学六年级的女儿陈诠之还在演出前参加了主办方安排的书法活动,小女孩认真写下了“姑苏”二字,得到了一碗绿豆汤的奖励 。
这是苏州人的日常生活片段,充满了文化气息 。几经历史更迭,苏州文化浸润到苏州人的骨子里,顺着疏密有致、纵横交错的根脉细细往内探求,苏式生活,园林、美食、趣玩,都是苏州人由内而外溢出来的对生活的热爱,带来了不事张扬的欢喜 。
【苏式生活里,藏着百姓的欢喜】江南小剧场里,有看不完的姑苏风景
“昆曲《浮生六记》园林版选择在故事发生地之一、苏州最古老的园林沧浪亭演出,实现了昆曲艺术与园林景观的有机结合 。以月夜和园林为豪华布景,在沧浪亭内‘复刻’了一个属于沈复和芸娘的世界,观众走进沧浪亭就走进了他们的生活,一边聆听昆曲的唯美曲调,一边领略园林的诗意之美,一步入梦 。”昆曲《浮生六记》总制作人、游园版导演萧雁介绍,“和‘沈复’‘芸娘’一起一站式体验苏州两大文化瑰宝,这种形式也受到了各年龄段观众的欢迎 。自2018年七夕(8月17日)首演以来,演出已经超过了120场 。”
为了打造更好的艺术体验,《浮生六记》园林版每次演出将人数控制在40人以内,这也导致部分观众“排不上队”“买不到票”,但是这种情况很快将有所改变 。萧雁介绍:“今年,我们还将陆续推出舞台版、游园版、游船版等不同版本,让更多的苏州市民以及慕名而来的游客获得别样的艺术享受 。”
“看到那些在雨中赶来游园看戏的年轻人,让人有一种莫名的感动 。如今在我们这个时代,可选择的娱乐实在有太多,有人跑去古典园林看一场昆曲,表明不只是抱着娱乐的目的 。”与丁姗一同观剧的朋友高晴告诉采访人员 。
今年以来,苏州深挖江南文化特色,将优雅、恬静、精美的苏式生活延伸到舞台作品,全力打造小剧场戏剧排练、演出、交流的平台——“江南小剧场” 。
因地制宜、古今穿梭,将剧中的人物、情节与周边实景融为一体,是“江南小剧场”鲜明的发展走向 。围绕观前街、平江路、山塘街等文旅片区,串联起园林、庭院、街巷、剧场等文化载体,苏州以“客户思维”为导向,推出一批高质量演出项目,吸引市民和游客前来打卡,体验醇正的江南韵味 。
在平江路,《声入姑苏·平江》带来全新的感官体验,观众戴上耳机,在声音的指引下,从状元博物馆出发到相门古城墙,其中会经过园林、博物馆,穿越10多条古巷,途经800多户姑苏人家 。观众即演员,用心倾听“姑苏声音”,开启古城人文之旅 。
日前,最新编排的沉浸式喜剧《金榜题名时》在苏州状元博物馆精彩呈现 。区别于其他实景版演出,《金榜题名时》分为主线情节与支线情节,观众选择不同的腰牌,便会被带往不同的路线,甚至可以随意走动 。演员在表演的过程中,随时可能把观众拽到剧情里进行互动交流 。
“‘江南小剧场’通过传统加现代、跨界融合、实景演出等多种艺术形式赋予夜经济文化内涵,打造‘苏州味,国际范’的姑苏之夜 。”苏州市文广旅局艺术处处长冷建国介绍,“未来,我们还将继续推出更多的精彩剧目,以小姑苏带动大苏州,打造百戏之城 。”
搭上“流动博物馆”的巴士,一起四“展”联“弹”
6月11日早上9点,一群苏州市民搭上“流动的博物馆”巴士,开启了充满惊喜的“博物馆之旅” 。苏州博物馆很贴心地安排了讲解员陪同,介绍馆中蕴藏着的2500年古城历史 。逛完苏州博物馆,他们登上了定制的旅行大巴 。
市民马丽对大巴里的上午茶印象深刻 。以苏州明清“四大才子”之一唐伯虎为主题的花茶茶包,绿茶清冽,红茶醇厚,配上苏州博物馆的秘色瓷莲花碗曲奇饼干,再辅以特色蜜饯果脯与坚果小食 。“怎么吃都不够 。”马丽笑着告诉采访人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