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买的免税商品,“养活”了谁

你买的免税商品,“养活”了谁
文章图片










中免拥有目前全球最大的免税商业综合体——三亚海棠湾免税购物中心 , 经营离岛免税业务 。 (ICPhoto/图)
全文共
6347
字 , 阅读大约需要
14
分钟

  • 免税业主要依靠规模优势压低进货价格 , 因此全球玩家都在追求垄断 。


  • 中免拿下了北京新开航的大兴国际机场的免税经营权 , 其中 , 烟酒类和食品类商品的销售额扣点率达到了惊人的49% 。 这意味着 , 中免赚来的钱 , 近一半都给了机场 。


  • 中免目前垄断了海南所有的免税业务 , 但海南鼓励适度竞争 。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卢宝宜
责任编辑 | 冯叶

中国免税市场 , 正在被海南的一项新政引爆 。
2020年6月1日 , 海南在打造全球自贸港的方案中提出 , “放宽离岛免税购物额度至每年每人10万元 , 扩大免税商品种类” 。 这意味着 , 凡是去海南旅游的人 , 离岛时都能带走10万元免税商品 , 此前的免税额度只有3万元 。
这不仅对于国内消费者来说是个好消息 , 中国免税市场的蛋糕也由此激增 。 商务部数据显示 , 2018年 , 中国游客买走了全球超三分之一的免税商品 , 规模超过1800亿元 , 但这些消费大多留在了境外 , 是国内免税销售规模的四倍多 。
免税是门相当暴利的生意 , 全球免税巨头的毛利率大多都在50%以上 。 免税巨头们主要通过开设免税店盈利 , 主要包括离岛免税店、出入境口岸免税店以及市内免税商场三种形态 。
其中 , 出入境口岸免税店和市内免税商场很容易理解 , 就是在机场等出入境口岸或市区开设的免税店 , 供出境旅游的游客购买 。 离岛免税则可以促进地方旅游业 , 目前只在中国海南岛、日本冲绳岛、韩国济州岛和中国台湾金门马祖四个地区设立 。
与全球许多国家一样 , 中国免税业实行特许经营制 , 目前只有9家公司拿到免税牌照 , 可以在中国经营免税店 。
这些公司是谁?它们又是如何经营免税生意的?
1

一家独大



海关总署、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国家旅游局于2000年共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免税业务集中统一管理的有关规定》(
下称《规定》
) , 其中提到 , 参照国际通行做法 , 中国免税业始于1979年 , 目的是适应中国改革开放的需要 , 完善旅游购物环境 , 增加国家外汇收入 。
免税店所销售的免税商品是指免征关税、进口环节税(
增值税和消费税
)的进口商品以及实行退(

)税(
增值税、消费税
)进入免税店销售的国产商品 。
《规定》明确 , 国家对免税商品销售业务实行垄断经营和集中统一管理 。 经国务院批准 , 管理权交给了中国免税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