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观新闻|一个更美好、更理智的世界,需要一种“更美好、更理智”的经济学( 二 )


而在《好的经济学》中 , 两位作者将议题进一步扩展到移民问题、收入差距、全球化困局、技术颠覆、经济增长放缓、气候变化加速等方面 , 试图引入更为精致、精心、精密的政府干预 , 以外部激励结合说服引导 , 来推进扶贫、卫生、教育、金融等事业的发展 。
作者们在书中反复强调 , 不能让经济学成为纯粹书斋式的学问 , 不能过于理想化地假设市场自己能创造公正的、可接受的、高效的结果 , 这是因为“在一个不平等程度急剧上升、赢者通吃的世界里 , 穷人和富人的生活正在产生巨大差异 , 如果我们把所有社会问题甩给市场 , 这种差异将无法逆转” 。
更微妙的是 , 两位作者发现 , 发达国家所面临的问题 , 实际上和他们研究发展中国家面对的问题是相似的——“人民无法享受发展成果 , 社会不平等极速加剧 , 对政府缺乏信心 , 碎片化的社会和政体” , 而这无疑会导致“我们所熟知的、建立在民主和对话基础上的文明正受到威胁”“受干旱影响的印度农民、芝加哥南区的年轻人和刚被解雇的50多岁白人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他们可能面临问题 , 但他们本身不是问题” 。
经济学大师阿尔弗雷德·马歇尔曾多次指出 , 经济学是社会科学的一部分 , 它其实是政治经济学 , 并且是比“财富”更重要的“人学”的一个方面 , 经济学不应只研究人的心智(mind) , 还应当研究人的心灵(heart) 。 这种定义与已经过度专业化、零碎化、细密化、局部化了的当代经济学的观点截然不同 , 但我认为 , 它与两位作者在书中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
可以说 , 要理解经济议题 , 就要理解作为经济学研究对象的一个个活生生的人各自的生命历程、生活世界、生活场景 , 同时又要采用田野调查、随机试验等科学手段来寻找制定和改善政策建议的科学依据 , 借以在金钱和物质之外 , “将人的尊严重新放在中心位置” , 并在这个民粹主义、反智主义带来分裂与对立的时代 , 帮助我们消弭分歧、重建互信、打造共识 。
「构建更人道的经济学」
凡在谈及经济学改变世界的力量时 , 论者大多会引用凯恩斯在《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结尾的经典之论:“经济学家以及政治哲学家之思想深度 , 其力量之大 , 往往出乎常人意料 。 事实上统治世界者 , 就只是这些思想而已 。 许多实行家自以为不受任何学理之影响 , 却往往当了某个已故经济学家之奴隶 。 狂人执政 , 自以为得天启示 , 实则其狂想之来 , 乃得自若干年之前的某个学人 。 ”
本书两位作者也未能免俗 。 但奇怪的是 , 他们并未引用凯恩斯在《通论》中最后的话:“早些晚些 , 不论是好是坏 , 危险的倒不是既得利益 , 而是思想 。 ”或许正如两位作者一再强调的那样 , “经济学太重要了 , 不能仅仅把它留给经济学家” 。 但不同经济学家间不同思想和理论的碰撞 , 在所难免 。
例如 , 作者在致谢中提到的哈佛大学历史与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艾玛·罗斯柴尔德教授曾指出 , 亚当·斯密相信大多数人会希望其他人同样不受压迫或剥削 , “这是经济自由体系的基础” 。 可惜的是 , 两位作者只看到了古典经济思想不能完全切合现实的重大缺陷 , 却未能看到其最为虔诚的愿望 。 作者们致谢的另一位学界同好、巴黎经济学院教授托马斯·皮凯蒂在新书《资本主义与意识形态》中也提出 , 不平等的真正原因来自政治与意识形态 , 有可能通过“参与式的社会主义”以及递进税率解决 。 但两位作者认为对超级富豪课征重税 , 也不能募集到超过美国国民收入1%的资金 。 那么在面对书中提出的移民、贸易战、不平等和气候变化等问题时 , 社会政策的创新所需资金从何而来?两位作者对此并未提出可操作的具体方案 。
「经济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作为一名接受过10年经济学科班训练的普通读者 , 我曾认为经济学是一种生活方式 , 这种认识或许过于诗意、缺少地气 。 因为真实世界的经济绝不像经济学理论所假设的那样是稳定的、理性的、有效率的 , 甚至不应该将经济学视为一门纯粹的科学 。 但我也曾思考 , 接受过最基本经济学教育的人之间 , 是否存在一系列接纳、信守、认同的基本原则 , 例如关注选择 , 重视合作 , 支持交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