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客户端|69天见证冬去春来( 二 )


对于勤奋干练的黄萍来说 , 繁重的工作并不是最大的挑战 。 黄萍说 , 来这上班 , 是她见过生死离别最多的一次……曾经的一个班次 , 她送走了4个病人 。 那时 , 当她送走第3个生命的时候 , 她已经说不出话了 , 不是因为害怕 , 而是无力与悲恸 , 鲠在全身的血液之中 , 难受!
不知道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到头 , 也不知道还会有多少人离开 。 眼睁睁看着前一秒钟还坐在床上刷牙的病人 , 一会就失去意识了 。 黄萍说她一个人拖不动 , 立刻喊来同事帮忙 , 明明知道无法挽救但还是毅然决然的跪在床上做心肺复苏 , 只希望尽一切所能 , 去挽救这条生命 。 然后是 , 不停的、拼命的挽救 , 不停地送走病人、不停地做遗体消毒 。
那天是第一天 , 黄萍回到酒店蒙着被子大哭了一场……
面对艰难 , 仍要努力战斗
黄萍带领的医疗队作为华润武钢总医院支援其他医院的首批医疗队 , 他们在金银潭医院支援了整整69天 , 其中连续奋战时间长达45天 。 粗略估计护理病患超过3000人次 , 其中重症约500人次 。
人民日报客户端|69天见证冬去春来
这支医疗队中年龄最小的是一位21岁的男护士 , 大家都叫他小毛 , 虽然年纪小 , 作为队中唯一一名男士 , 大男孩主动承担了很多重体力工作 , 是队里顶天立地的男子汉 。 队伍里还有没来得及给爸爸庆祝生日的王璇、不敢告诉妈妈的卓如娟、下班没来得及回家的李丹、整理好背包随时准备出发的舒明科、内科团支部书记鄢辉辉、只能跟家人在电话里匆匆告别的万珍 。 他们在微信群里互相支持打气 , 正是这种特殊时期的并肩作战 , 给予了彼此最大的勇气 。
没来得及给爸爸庆生的王璇是一位95年的小妹妹 , 那天 , 王璇下班后正准备和家人一起庆祝时接到了出征的通知 , 毫不犹豫就答应下来 , 唯一希望把给爸爸的礼物和蛋糕送回家 。 她来到金银潭医院的第二天便是除夕 , 走出重症病区时正好是辞旧迎新的半夜时分 , 武汉下着雨 , 这位姑娘在这座陌生的医院里迷了路 , 手机又没电 , 无助、恐惧瞬间袭来 , 她在黑暗中哭了一个多小时才被保安发现……
25岁 , 还是被父母捧在手心的年纪 , 在金银潭医院战斗的两个多月里 , 王璇只哭过这一次 , 没有喊过一声苦 , 甚至主动放弃了换班的机会 。 黄萍说 , 与这样的95后同行 , 自豪!
那些我们不敢想象的 , 正是他们的日常
金银潭医院收治的都是重症新冠患者 , 缺氧时就会烦躁不安 , 不配合医护人员 , 黄萍就曾经在为病人戴呼吸罩时 , 差点被抓破了防护服 。 一次 , 在巡房时黄萍发现一名老年女性患者边接电话边哭泣 。 原来患者是在跟女儿通话 , 黄萍接过电话详细说明了她母亲的病情 。 患者女儿担心母亲没有带齐日用衣物 , 担心吃不到水果 。 黄萍主动帮助她找到了必需品和衣服 , 还将自己的水果给了患者 , 并拍照发过去 , 让患者女儿放心 。 还有一名持续高流量给氧的重症病人 , 一直不能脱机 , 患者不能自理 , 不愿进食 。 黄萍给她准备面食 , 并喂她吃 , 哄着她多吃一点 。 病人从第一天的几口饭 , 到一周后的一盒饭 , 让大家兴奋不已 , 更加增强了大家战胜疾病的信心……
其实这些震憾心灵的事情 , 只是投身战疫的护士们所面对的日常 , 他们用坚强 , 超越了自我的极限 。
每天结束工作后 , 他们还抽时间向保证他们三餐供应的快递小哥致谢 , 为全中国人民对武汉的支持和帮助感动 。 正是全国人民在特殊时期的并肩作战 , 给予了彼此最大的勇气 。 她说 , 我们有医护人员天然具备的责任感 , 还有华润人以身报国的担当情 , 我们是勇敢的、更是自豪的 , 而她自己 , 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 。 武汉人民、医护人员、奋战到一线的公务员、消防员、军人 , 以及那些“小哥们” , 她是他们中的一员 , 他们成功了 , 与这座英雄的城市一起走出了那个冬天 。 随着越来越多的病人康复出院 , 黄萍终于有了轮休的机会 。 3月12日这天 , 华润武钢总医院为黄萍等3名职工举行了“火线”入党仪式 , 这是对他们参加本次战“疫”最好的肯定 , 那时武汉的樱花也开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