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历史的小切面|汉初功臣诸王内外相制的政局为何会崩溃?,内依功臣、外依宗室

白马之盟的权力分配 , 看似解决了汉初统治集团的矛盾 , 实则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矛盾爆发埋下了祸患 。 在这样的政治格局下 , 受益阶层相对皇权有着极大的政治独立性 , 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国内俨然一方霸主 , 而皇权却被限制在宫廷之内 。 随着皇权集中以及中央集权的现实需要 , 诸侯王以及军功阶层必然会与皇帝爆发冲突 , 由此打破原有的政治均势 。
大历史的小切面|汉初功臣诸王内外相制的政局为何会崩溃?,内依功臣、外依宗室
文章图片
一、诸吕之难与内外相依以诛诸吕
惠帝死后 , 在刘吕婚姻集团垄断刘氏大宗地位的利益驱使下 , 吕后立惠帝幼子为帝 。 为了巩固少帝的地位 , 吕后在执政后期 , 又封诸吕为王以护宗主 , 授诸吕权柄以卫皇宫 , 这直接侵犯宗室诸王与功臣列侯的根本权益 。 于是功臣列侯与宗室诸王在朝中的代表阴谋发兵诛灭外戚吕氏 , 另立齐王刘襄为帝 。
功臣列侯与宗室诸王内外联合发动政变的总体思路是:外部施压 , 以诱其变;内争其权 , 兴兵击杀 。 政变过程大体如下:齐王先起兵打出讨伐诸吕的旗帜 , 以楚王为代表的关东刘氏诸王应声而起 , 发兵西向 , 攻击诸吕占据的济川、鲁、梁、赵等国 , 制造紧张的局势;功臣列侯的核心人物在内活动 , 促使朝中依附诸吕的力量开始分化 , 并重新掌握一度丧失的部分军政大权;最后纠合反吕力量消灭盘踞于皇宫及南军的诸吕势力 。
从诛灭诸吕的政变过程来看 , 功臣列侯与宗室诸王之间的配合相当默契 , 特别是潜夺诸吕兵权尤其令人叹为观止 。 在诛灭诸吕的问题上 , 宗室诸王与功臣列侯之间存在着实利与道义需求的交汇 。 这是他们内外合作的现实基础 。
大历史的小切面|汉初功臣诸王内外相制的政局为何会崩溃?,内依功臣、外依宗室
文章图片
从政治形势的发展来看 , 不能排除诸吕代理皇权和建立藩国有导致刘氏“宗庙以危”的可能 , 但从当时的实际状况出发 , 诸吕并没有“因谋作乱”的实际行动 , 所谓的诸吕之谋大抵来自朱虚侯刘章的造作 , 无非提供一种先发制人的借口 。 吕后死后 , 刘章在得知功臣列侯无意拥护吕氏和少帝之后 , 遂与功臣列侯阴谋 , 自己与功臣作为内应 , 联合诛灭诸吕 。
汉初政治运作中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丞相从功臣列侯中选任” , 此惯例与白马之盟是一体两面 , 非功臣不侯 , 非侯不相 , 保证了汉初军功受益阶层对于汉朝政府的支配权 。 诸吕之所以成为功臣列侯与宗室诸王共同打击的目标 , 是因为诸吕代理皇权 , 剥夺功臣列侯在政府中的主导权 , 侵占宗室诸王的王国领土 , 造成了皇帝、功臣列侯、宗室诸王三极并立的均势有向皇帝一极独大的强势演变的趋势 。
大历史的小切面|汉初功臣诸王内外相制的政局为何会崩溃?,内依功臣、外依宗室
文章图片
二、代王继位与内外相制以立刘氏
诸吕之难后 , 诸吕被诛杀殆尽 , 刘吕血系一脉之少帝与淮阳、常山诸王一度被软禁 , 最后在代王入继大统之时 , 悉数被杀 。 但是在重建皇权的问题上 , 功臣列侯与宗室诸王的矛盾又凸显加剧 , 特别是与齐王刘襄的矛盾 。
当初朱虚侯刘章与诸大臣密谋之时 , 作为对齐哀王首先起兵的回报 , 功臣列侯允诺诛灭诸吕之后 , 废少帝而立齐王 , 同时作为对朱虚侯、东牟侯在内领兵诛杀诸吕的回报 , 功臣列侯也允诺事后以梁、赵两国酬赏二人 。 但是居内掌握朝政大权的功臣列侯在诸吕之难后很快背信弃义了 , 抛弃了屡建大功的齐王刘襄 , 迎立毫无功劳的代王刘恒 。
促使功臣列侯作出如此选择的真正原因是“以善人则大臣安” , 即选择有利于自己保持既有政治权势的代王 。 如果功臣列侯兑现当初与齐系宗室的政治契约的话 , 那么齐系诸王除了控制宗主直辖的郡县 , 还会领有齐、赵、梁三国 , 就会出现齐系集团对功臣列侯乃至非齐系诸王的力量优势 , 这必然会激发新帝的集权运动 , 直接危及功臣列侯在政府中的主导地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