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灾|新京报评论:“野火青年”们,别假装关心洪灾受灾同胞了


受灾|新京报评论:“野火青年”们,别假装关心洪灾受灾同胞了
文章插图
立个“稻草人式靶子” , 再将其踩在脚下 , 借此刺激情绪、撩拨痛感或快感 , 不管情况真假 , 不管靶子是否立得住 , 是这类流量导向型爽文的基本特征 。
受灾|新京报评论:“野火青年”们,别假装关心洪灾受灾同胞了
文章插图
▲资料图。 7月1日 , “野火青年”发了篇文章——《1122万同胞受灾 , 媒体为何集体失声?》该文经多次举报 , 现已被屏蔽 。
文 | 佘宗明
“咪蒙不再制造咪蒙”了 , 但青年大院系的公号“野火青年” , 却仍在制造“野火” 。
不得不说 , 他们烧的有些火 , 真的挺“野” 。 比如 , 批中国媒体在南方洪灾上“集体失声” 。
不是媒体集体失声 , 是野火青年有意屏蔽
7月1日 , “野火青年”发了篇文章——《1122万同胞受灾 , 媒体为何集体失声?》 。
讲真 , 要不是我读了点书看了点新闻 , 我也要被这篇文章鼓动着在心里点一把怒火了 。
能不愤怒吗?依这文章所说 , 翻开媒体报道一查 , 这些文字没有痛感神经 , 齐齐整整的每页上都写着“追腥逐臭”几个字 , 仔细看了半天 , 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 , 满屏都写着两个字“麻木”——
“如果没有这篇我即将写的文章 , 相信我 , 许多人会在说七月你好的同时 , 睁着无辜的眼睛发出疑问:洪灾是啥事啊?”
“与汹涌洪水形成强烈反差的是 , 过分平静的媒体”;
“如此重要 , 如此切身 , 讨论量却几乎为0”;
“(媒体)轻描淡写中 , 特大洪水不及小子尿床”;
“遥远航拍下 , 没有留给痛苦的位置”;
“1122万人掉入水中 , 却如此悄无声息”……
这一句句的 , 就像是根据“加大剂量”的口令输出的程序性脚本 , 步步铺垫 , 层层递进:你愤怒值还没满格?你的情绪阈值还没被触发?来 , 我再给你加大煽动性文字的剂量 。
文章就差给读者附赠上一句转发文案了——“媒体人看了会沉默 , 受灾群众看了会流泪 , 不愤怒不是地球人” 。
面对这“哀受灾群众不幸 , 怒中国媒体不报”的良心文字 , 你不转都不太好意思 。 也正因其感染力十足 , 文章发出后 , 很快提取10万+ 。
可事实证明 , 廉价的愤怒往往跟韭菜型人格、智识欠费型头脑配一脸 , 它不是通向公义的天梯 , 而常是给通往10万+之路做垫脚石 。
稍微留心下就知道 , 说媒体“集体失声”只是一种视障 。
说得更确切些 , 不是媒体开启了静音模式 , 是媒体报道被“野火青年”给消音了 。
这就相当于 , 你锣声敲得震天响 , 可他早就捂上了耳朵 , 捂上耳朵之余还对大家说:“看 , 他连个声都不吭 。 ”
但要说中国媒体“集体失声”……呃 , 不知道“野火青年”看到的媒体跟现实中的媒体 , 是否是两个平行世界的?
这让我想起了 , 网上一大波从不看深度报道的人 , 一到发生大事时就在那发高人之论:“调查采访人员去哪了?”这副叶公好龙的姿态 , 俨然是被奥斯卡影帝加了buff 。
我就很想问问“野火青年”:你们在摆出“众人皆醉我独醒 , 众媒皆默我独鸣”的POSE前 , 有好好看下新闻吗?在架起批判的机关枪时 , 能先看下标靶立得住吗?敢情那些正从受灾一线发回报道的采访人员 , 都是小透明?
如果你们实在不知道涉南方洪灾的报道在哪看 , 来 , 跟我左手右手一个慢动作:打开搜索引擎 , 输入“南方洪灾(或暴雨)”……
【受灾|新京报评论:“野火青年”们,别假装关心洪灾受灾同胞了】
受灾|新京报评论:“野火青年”们,别假装关心洪灾受灾同胞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