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上私募圈|次贷危机最大赢家12年后“黯然”退场( 二 )


基于上述判断 , 保尔森选择了当时华尔街针对房地产借贷市场发明的两种新型的投资工具:债务抵押债券CDO和信用违约交换CDS 。
CDO是银行的贷款重新打包 , 做成债券在市场上卖;CDS则是一种保单 , 对贷款风险提供担保 , 如果出现债务违约 , 发行CDS的一方就要向购买方赔偿 。
保尔森的操作方式是 , 一边做空CDO , 一边收购廉价的CDS 。 当时 , 几乎所有的银行都对房价继续上涨深信不疑 , 也就乐于卖出CDS , 收取保费 。
但随后的几个月 , 美国房产市场却依然繁荣 , 丝毫看不到萎靡的迹象 , 保尔森的基金在不断地赔钱 。
不过他最终顶住了压力 , 迎来了“好消息” 。
2007年2月 , 新世纪金融公司在2006年四季度意外亏损 , 随后危机迅速蔓延 。 保尔森管理的两只基金在华尔街的冬天异军突起 , 截至2007年年底 , 第一只基金升值590% , 第二只基金也升值350% , 基金总规模已达到280亿美元 , 仅2007年一年 , 就有60亿美元的资金涌入保尔森的基金 。
而保尔森自己在2007年的收入达到了37亿美元 , 成功登顶2007年度最赚钱基金经理榜首 。 不仅缔造了个人传奇的投资生涯 , 也创造了华尔街历史上的赚钱最高效率记录 , 成为名副其实的“赚钱大神” 。
一时间 , 约翰·保尔森在华尔街名声大噪 , “对冲基金第一人”、“华尔街空神”等称号纷纷被冠于头 。
那个时期的保尔森 , 可谓是那场席卷全球的金融风暴的最大赢家 。
电影《大空头》就是根据保尔森原型改编 , 但实际上远没有现实中的保尔森收益丰厚 。
03
疯狂做多黄金再次登顶
做空房地产使保尔森一战成名 , 随后他料定ZF势必会提高美元的供应量以稳定市场 。
QE的推出证实了保尔森的推测 , 宽松的货币政策使美元一路贬值 , 高通胀风险的担忧使得美元已经不再是优质资产 , 而黄金价格和美元指数有着高度的负相关关系 。 因此黄金再次成为了经济危机中的“硬通货” 。
而此时 , 保尔森早已做好了坐收渔利的准备 , 2008年在房地产市场大获全胜之后 , 他就已经开始大规模建仓与金价挂钩的投资产品 , 疯狂做多黄金 。
2年后 , 保尔森经营的黄金基金全年涨幅达35.08% 。 他也史无前例地将50亿美元收入个人腰包 , 再一次成为华尔街的“最赚钱机器” 。 据计算 , 保尔森在这一年的赚钱速度是每秒158.55美元 。
04
十年沉浮走下神坛
然而 , 站在巅峰的他很快就迎来了自己的滑铁卢 , 在一笔又一笔的交易中跌跌撞撞 , 侵蚀其2007年的收益 。
保尔森的第一次重大失误是在2011年 。
这一年 , 他不但在金价走势上踏错节奏 , 而且错误地选择了买入金矿企业而非投资现货黄金 , 造成业绩大幅落后于金价涨幅 。 此外 , 他大力买入金融股 , 押注美国经济持续复苏 , 却遭遇欧债危机 , 其重仓股花旗银行、美国银行年内股价均遭腰斩 。
这是他职业生涯中最糟糕的一年 , 导致客户在他的投资组合中损失了约20亿美元 。 不过 , 在接下来的两年里 , 事情变得更加糟糕 。
随着2012年全球经济形势开始好转 , 黄金价格从高位开始走低 。 但由于他对黄金的执着 , 让其贵金属交易的投资获利开始大幅缩水 , 尽管黄金的下行仍未停止 , 保尔森却始终坚信黄金将帮助他收复失地 , 为此他也付出了不断赔钱的代价 。
同一时刻 , 保尔森在海外也遇到了麻烦 。 在美国已经奠定自己地位的保尔森在2011年决定走出国门 , 打算前往中国开展自己的新事业 。 然而对中国情况的不了解 , 在他旗下的基金决策中开始显现负面效益 。
2011年 , 保尔森对中国嘉汉林业的投资被彭博社评为当年世界十大商业失败案例 。
随后的几年保尔森韬光养晦 , 然而昔日相信他的顾客纷纷离开 。 由于投资损失和客户流失 , 该公司的资产从2011年380亿美元的峰值大幅下滑:截至2018年11月 , 该公司的资产不到90亿美元 , 其中大部分是保尔森自己的财富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