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猎手”李艳教授:面对病毒 向前一步( 二 )
----“病毒猎手”李艳教授:面对病毒 向前一步//----
猎取病毒 科技战“疫”
武汉疫情暴发前期 , 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多 , 医生护士在前期尚未做足防护的时候成了密切接触者 。 李艳教授回忆 , 当时在检验科的门口 , 排起了两百多人的医护队伍等着做核酸检测 。
“这是在危险面前不能退缩的一群人 , 他们冒着生命危险在工作 。 ”李艳教授立即给医院领导打电话建议 , 让医护人员免费做核酸检测 。
对疑似病人进行早检测、早隔离、早治疗是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关键 。 今年1月在武汉新冠疫情爆发初期 , 针对RT-qPCR检测试剂盒用于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假阴性”率较高且无法同时检测其他秋冬季高发、症状与新冠相似的呼吸道病毒的难题 , 李艳教授领衔联合团队研究开发了纳米孔靶向测序(Nanopore Targeted Sequencing , NTS)检测方法 , 综合病毒靶向扩增和纳米孔测序长读长、实时数据输出、高敏感性、高准确性的优势 , 首次实现6-10小时内同时检测SARS-CoV-2和其他10大类、40余种呼吸道病毒 。 同时 , 该方法还可对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变异情况进行检测 , 监控病毒的突变 , 对病毒进行分型 。
李艳教授介绍 , 用以往的RT-qPCR检测核酸 , 好比用一把狙击枪去击打样本中的病毒核酸 , 有较大的概率打不中而造成“假阴性”率较高 , 而核酸检测纳米孔靶向测序(NTS)则是撒网 , 并且同时撒十几张网 , 就如同为病毒布下“天罗地网” 。 这一方式突破以往国内外疾病控制中心在RT-qPCR方法中推荐的少数位点 , 将检测范围扩大到9个基因、12个位点近1万个碱基(10 kb)区域 , 全面覆盖病毒基因组上主要基因区域 , 100%覆盖病毒基因组上毒力相关的重要基因 , 大大增加捕获病毒核酸的概率 , 从而显著提高检测敏感性和准确性 。
与此同时 , NTS所采用的目前最为快速的测序技术——纳米孔测序 , 能在捕获病毒核酸的同时读出其序列 , 不但能检测出是否感染新冠病毒 , 还能同时检测出其他常见的呼吸道病毒 , 包括呼吸道合胞病毒、冠状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甲乙丙型流感病毒等 , 为临床诊断提供确切依据 。 更重要的是 , 这种方法还能检测在病毒传播期间与毒力相关的基因是否发生突变 , 对病毒进行分型 , 从而迅速为后续的流行病学分析提供信息 , 对临床病人的诊疗提供指导 。
这种新型检测方法改以往的单一“狙击”为普遍“撒网” , 大大提升了病毒核酸的捕获概率、病毒阳性检出率和分型效率 , 在国内抗疫中发挥了重大作用 。 李艳教授介绍 , NTS检测法从2020年1月开始研发 , 2月初即在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检验科率先测试应用并迅速推广到抗疫一线医院 , 极大提升了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精准度 , 为武汉实现“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防疫策略做出重大贡献 。 6月24日 , 这一研究成果正式刊发在国际知名期刊Small《微尺度》上 , 为全球抗疫精准施治提供中国“硬核科技” 。
检验病毒的医护人员直接接触样本 , 更为危险 。 她和团队反复琢磨:如何在快速诊断的同时 , 确保直接接触病毒样本的医护人员不被感染 。 1月31日 , 李艳教授带着团队将新冠病毒灭活后再检测的实验:将新冠病毒原始样本放进专用烤箱” , 加热至56度放置45分钟 , 取出静止10-15分钟后再检测 。 实验结果证明:与原始样本比对 , 灭活后数据结果未见明显差异 。 这一方式随后被迅速用于该实验室的检测 。 “实战中从来没有这么干过” , 李艳教授说 , 在核酸检测的过程中 , 他们不断在找更优解 。
推荐阅读
- 星辰大海路上的种花家熬死了两位教授、历经100年的沥青滴漏实验,到底证明了什么?
- 绅士福游|当他来到女子大学后的故事,安卓手机游戏!重返单身的中年教授
- 罗民教授|看到好多脑梗的病人,而且是正值壮年的男人居多,这是为什么呢?
- 印度@印度教授:看不懂中国人,2万块就能搞定的事非要花2000万
- 颅面外科卢丙仑教授|鼻子上的疤痕如何治疗?
- 红网永州站|中南大学教授杨雨江华传道授业:以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
- 广东省中医院|每日一膳 | 不再担心荔枝三把火,这样搭配纠偏平衡,阴阳双补又能美容养颜~广东省中医院杨志敏教授今日推荐
- 手机教授不要再“煲”耳机了,这样只会让耳机坏得更快!
- 中药|全国著名经方大师王付教授论中药十八反配伍中的核武器乌头花粉汤
- 千浔影视|当地人:你没有弄反吧?,印度教授提出学习中国模式治理恒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