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考状元们都不爱学医了?( 二 )

为什么高考状元们都不爱学医了?
*哲学学科门类因为样本较少 , 没有包括在内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6~2018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2018届就业率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 , 前50位中跟医疗相关的有预防医学、康复治疗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制药工程、医学检验技术等专业 。 社会需求量较大的职业有护士、医学和临床实验室技术人员、内科医师等 。与此同时 , 医学类专业也是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的 , 稳定度也最高 。在本科学科门类中 , 2018届毕业生从事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学(93%) , 其次是教育学(84%);最低的是农学(57%) 。 在高职高专专业大类中 , 2018届毕业生从事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最高的是医药卫生大类(90%) , 其次是土建大类(71%);最低的是旅游大类、轻纺食品大类(均为51%) 。在四成2015届大学生会在毕业三年内转换职业的情况下 , 医学毕业生三年内的职业转换率最低(12%) 。 其中本科医学毕业生三年内的行业转换率为15% , 高职高专的医药卫生大类毕业生则为27% , 均为各自类别中的最低行业转换率 。医学也是继续深造比例最高的专业门类 。 在本科学科门类中 , 2018届毕业生读研比例最高的是医学(26.3%) , 最低的是艺术学(6.2%);读研转换专业比例最低的是医学(12%) , 最高的是管理学(44%) 。 由于跟专业培养体制有关 , 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的读研比例分别高达42.1%、39.9%和37.4% , 位列第一、二和第四名 。03 收入不高?但从收入上来看 , 医学类的专业收入优势就不甚明显了 。2018届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前50位 , 只有生物医学工程以月收入5316元上榜 , 排名第一的是信息安全6972元 。2018届毕业半年后月收入较低的主要本科专业(前10位)中 , 临床医学以4320元上榜 。 近些年来 , 分级诊疗改革中屡屡提及缺乏的全科医生 , 也以月收入3973元上榜2018届本科毕业生从事的半年后月收入较低的职业(前10位) 。毕业三年后收入较高的专业中 , 医疗类无一上榜 。为什么高考状元们都不爱学医了?
①月收入:指工资、奖金、业绩提成、现金福利补贴等所有的月度现金收入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5届大学毕业生三年后职业发展跟踪评价 。不过医疗类是就业专业门槛最高的领域 。 感受一下:为什么高考状元们都不爱学医了?
①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受雇全职工作并且与专业相关的毕业生人数/受雇全职工作的毕业生人数 。数据来源:麦可思-中国2018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 。04 创新学制的探索我国现有医学教育学制从3年到8年不等 , 其中临床医学教育学制是3、5、7、8年制并存:3年制毕业生授专科学位 , 5年授医学学士学位 , 7年授医学硕士学位 , 八年制授医学博士学位 。医学教育学制呈现复杂混乱局面 , 医学生培养包括在医科院校完成基础教育 , 再接受若干年临床训练 。 但高校教育和卫生部门管辖的毕业后教育 , 有互不兼容的问题 , 造成医学生培养模式混乱 , 临床重复培训 , 增加医生培养成本 。2015年起 , 我国实行以“5+3”(5年临床医学本科教育+3年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或3年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为主体、“3+2”(3年临床医学专科教育+2年助理全科医生培训)为补充的临床医学人才培养体系 。另外 , 根据世卫组织亚太卫生体系和政策观察发布的《转型中的中国卫生体系》 , 招生规模扩张的同时 , 师资队伍却没有相应增长 , 这可能降低医学教育质量 。 此外还有课程设计陈旧、过于强调生物医学技术而忽视伦理和职业精神教育 , 也都是医学教育目前面临的困难 。对于协和的探索 , 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此前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这种培养模式的好处是医生跨界知识能力很强 , 不同学科知识的交融会有很多创新出来 。 ”“此番探索可以丰富医学生来源 , 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学生的质量 。 ”新东方在线考研西医教师徐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 “近两年医学报考偏冷 , 医学院的招生情况大不如前 。 ”协和医学院在官方说明中表示 , “坚持小规模招生、高层次培养、高质量输出的办学宗旨” , 凝练出“坚持医学精英教育”等办学特色 。 从此次改革只招收北大、清华和中科大三所学校来说 , 确实是坚持高质量、精英路线 。但此消息一出 , 迅速引起各高校医学生的广泛关注 。接受“5+3+3”医学教育模式的医学生会认为此种教育模式不公平 。 广西医科大学五年制临床专业医学生郭雪对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 , “这不公平 , 我们至少需要11年才能拿到博士学位 。 国家应该尽力留住五年学医的人 , 而不是四年迅速培养出医学博士 。 ”徐琦则认为无需有此顾虑 , “虽然具体改革细节还未披露 , 但是‘4+4’模式的学生之后也会接受几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 所以与接受‘5+3+3’模式的医学生独立执业的时间相近 。 ”而且 , “三所高校的毕业生或许会有更好的去向 , 他们是否愿意从其他行业转来学医 , 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医师培养周期很长 , 在此期间收入可能只有三四千 , 多少年轻人会放弃更好的机会来承受这种低收入压力?”接受临床医学八年制的医学生则认为 , “一开始不是学医的 , 时间紧张 , 学业更重 , 科研也更难出成绩 。 ”清华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学生费俊彦对21世纪经济报道说 , “这批人跟我们一起毕业找工作 , 自认为他们的整体竞争力会稍微弱一些 。 ”“清北、中科大的学生非常优秀 , 本科毕业就可以就业 , 而且工作前景很好 , 为什么还要来学医?这些学生当年高考分数一定很高 , 专业可以随便选 , 当年不想学医 , 现在会来学吗?”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医学生乐悠悠说 。另一方面 , 此次改革的推进还需要完整的配套政策予以支持 。 目前规定非临床医学本科文凭不能注册执业医师 , 因此需要出台政策以帮助参与此次改革试点的人顺利完成执业医师注册 。美国实行“4+4”模式的医学生 , 在毕业后需进入3-5年的住院医师培训阶段 。 目前国内也在积极推进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 是否会匹配相关政策以支持参与此次试点的人才完成住院医师培训 , 从而独立执业?还由待观察 。张强表示 , “中国医生总量不少 , 但是缺乏优质医生 。 目前中国医学生教育比较缺乏的是一种软技能培训 , 比如如何与患者沟通 , 怎样提升医生的创新与领导能力 。 ”05 关爱年轻医生“目前 , 我们年轻医生主要是接受系统化的培养 。 随着专科化、分科越来越细 , 我们年轻医生在这方面还是有所缺失的 。 为什么国家推行专科生规培制度?就是为了让年轻医生掌握更多学科的知识 。 ”王凯认为 , “痛点就在于面对这么多专科的情况下 , 医学生如何能在短时间之内掌握多种学科知识 , 这才是年轻医生在规培阶段所面临的最大问题 。 ”针对这些问题 , 国内外一些企业也有针对性地开发了各类服务于医生的产品 , 如丁香园的系列产品、电子病历、医生社区等等 。6月24日 , 信息分析公司爱思唯尔发布了中文版的新临床决策支持工具ClinicalKey临床精钥 , 帮助医生快速获取准确、简洁、世界前沿的循证医学知识 。 爱思唯尔大中华区总裁林国庆在接受21新健康采访时 , 介绍其商业模式是“通过医院订购 , 每年续约 , 让医院医生使用 , 可以作为手机上的APP下载应用 , 也可以在工作岗位的电脑平台上应用操作” 。临床精钥包含中国药物数据库 , 能够帮助医生和医院降低用药错误 。 医生通过其搜索引擎 , 可以按照疾病、症状、检查检验、药物信息进行临床问题查询 。爱思唯尔大中华区临床解决方案总监马云鹏对21新健康表示 , “规范化培训可以让年轻医生在短期内对专科全面了解 , 但事实上真的非常困难 。 据我观察 , 每个人手上的小本本都是记得满满的 , 但是如果问到交叉学科的问题 , 还是很难很快找到 。 电子化的数据库则可以实现关联性地快速跳跃 , 不用在小本本上翻来翻去 。 在国家当前信息化快速推动的情况下 , 不可能说有任何一个产品能够符合所有需求 , 但是找对核心场景供给医生合适的服务 , 是非常重要的 。 ”(注:应采访对象要求 , 文中郭雪、费俊彦和乐悠悠为化名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