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史才能明事|为何有些年长的阿哥没有参与?后来下场如何,康熙晚年九王夺嫡时

古语说“多子多福” , 但是这话似乎在一辈子生育了35个儿子的康熙皇帝身上却是不太适用 。
晓史才能明事|为何有些年长的阿哥没有参与?后来下场如何,康熙晚年九王夺嫡时
文章图片
康熙帝画像
康熙晚年被诸位皇子夺嫡之事弄得焦头烂额 , 他虽然竭力管教(一方面不断下发谕旨禁止皇子夺嫡之争 , 另一方面两立两废嫡长子胤礽 , 想要藉此来断了诸子夺位的念头) , 但是无奈最后也是不得其法 , 无力回天 , 终于酿成了“九王夺嫡”骨肉相残的悲剧 。 这也成为了康熙这位虽曰守成 , 实同开创的千古一帝一生中难以抹去的败笔 。
众所周知 , 九王夺嫡中九王指的是“皇长子胤褆、嫡长子胤礽、皇三子胤祉、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皇九子胤禟、皇十子胤?、皇十三子胤祥、皇十四子胤禵”这么九个皇子 。
晓史才能明事|为何有些年长的阿哥没有参与?后来下场如何,康熙晚年九王夺嫡时
文章图片
【晓史才能明事|为何有些年长的阿哥没有参与?后来下场如何,康熙晚年九王夺嫡时】九王夺嫡剧照
但是我们是否想过这样一个问题:除去皇六子胤祚、皇十一子胤禌这两位早夭的阿哥 , 以及皇十四子胤禵之后的相对比较年幼的皇子外(他们中最年长的老十五胤禑在康熙驾崩的康熙六十一年 , 也年不满三十而立之岁) , 为何其中年长的皇五子胤祺、皇七子胤祐、皇十二子胤祹这三位阿哥也没有参与夺嫡之事呢?心性淡泊 , 不与兄弟相争
史书记载 , 康熙在世时时常夸赞胤祺“心性甚善 , 为人敦厚” , 雍正十年(即公历1732年)胤祺去世后 , 雍正为他树碑镂铭 , 赞他“秉性和平”;雍正八年(即公历1730年)胤祐病逝后 , 雍正也在他的碑文上称其为“敬谨小心 , 安分守己”;乾隆二十八年(即公历1763年) , 胤祹薨逝后 , 乾隆帝特旨赐他谥号曰“懿” , 意在夸赞其德行美好 , 从不过多掺和政事 。
晓史才能明事|为何有些年长的阿哥没有参与?后来下场如何,康熙晚年九王夺嫡时
文章图片
乾隆帝画像
由此可见这兄弟三人都是淡泊名利 , 不重权位之人 , 这样的人又如何会参与夺嫡来骨肉相残呢?教养得当 , 重视手足亲情
胤祺从小被太皇太后孝庄养在深宫 , 孝庄也时常教导他要重骨肉 , 亲手足(胤祐、胤祹史书没有这方面记载暂且不谈 , 但胤祺却是个十足十的重情之人) 。
在康熙初废太子后 , 胤禩筹谋储君惹得康熙龙颜大怒 , 下令将其“锁系 , 交议政处审理” , 而胤禵却在这个时候为胤禩开脱 , 直接和康熙对着干 , 这无疑让康熙更为恼怒 。 盛怒之下的康熙居然取出佩刀 , 想要诛杀胤禵 , 当时其余在场诸子都被康熙吓坏了 , 不敢擅动 。 唯有胤祺舍命护弟 , 下跪死死抱住康熙 , 后来康熙怒气稍解 , 胤禵这才没事 。
晓史才能明事|为何有些年长的阿哥没有参与?后来下场如何,康熙晚年九王夺嫡时
文章图片
胤祺剧照
试问一个像胤祺这样可以为兄弟舍生忘死的人 , 又怎么会做出这种兄弟阋墙之事呢?爵位在身 , 却不结党营私
康熙三十七年(即公历1699年)三月 , 胤祺、胤祐被封为“多罗贝勒” , 康熙四十八年(即公历1710年)三月 , 胤祺又被晋封为“恒亲王” , 胤祐也被加封为“淳郡王” 。 胤祹虽然在爵位上和两位兄长相比稍稍逊色 , 仅仅在康熙四十八年(即公历1710年)十月被加封为“贝子” , 但是他曾任内务府总管 , 也办理过正白旗满洲、蒙古、汉军三旗事务 , 担当过镶黄旗满洲都统 , 也是个位高权重的角色 。
但是即便他们三人在康熙朝各个爵显位高 , 却从不像老四胤禛、老八胤禩那般借助爵位权职 , 拉拢官员结党营私 。
晓史才能明事|为何有些年长的阿哥没有参与?后来下场如何,康熙晚年九王夺嫡时
文章图片
老八胤禩剧照
所以即便他们想要独当一面参与夺嫡 , 实力也是不够的 , 顶多也只能像老十三胤祥、老九胤禟、老十胤?、老十四胤禵一样打打下手 , 充充门面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