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侃的历史|敢拽着皇帝不放,却也因魏征的性格害了自己,被称为北宋的魏征

“只有天在上 , 更无山与齐 。 举头红日近 , 俯首白云低 。 ”这是一个七岁的孩子所创作的诗 , 而这首诗也成为了创作者寇准一生命运的写照 , 登上位极人臣的相位 , 却也也如同站在危险的悬崖边缘上 。
公元989年 , 寇准被提拔重用 。 而这一年发生的一件事 , 几乎所有的正史、野史都不会遗忘这一幕 。 有一天 , 寇准奏事殿中 , 对朝政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发起了猛烈的抨击 , 正所谓忠言逆耳 , 可寇准的忠言几乎是声嘶力竭、刺耳锥心 , 导致坐在龙椅上的太宗皇帝实在听不下去了 , 气得要回内宫 , 但他的龙袍却突然被寇准拽着不放 , 非要太宗听他把话讲完才放他走 。
调侃的历史|敢拽着皇帝不放,却也因魏征的性格害了自己,被称为北宋的魏征
文章图片
寇准一生不乏大胆出格的细节 , 但这一次可能是最出格的 , 一个臣子竟敢揪住一个天子不肯放手 。 此时 , 旁边的大臣都为寇准捏了一把冷汗 , 这寇准不是在找死吗?但寇准无疑是幸运的 , 像寇准这样的人在中国历史上有很多 , 但不是每个人都像他这样走运 。
在北宋开国时 , 太祖赵匡胤曾于殿中为继位者勒石为戒 , 第二条戒律就是“不杀士大夫” , 北宋历代皇帝基本上都恪守了这一底线 , 无论天子多么震怒 , 只要不是谋逆造反 , 就不杀 。 事后 , 宋太宗不但没把寇准怎么样 , 甚至还十分赞赏寇准的执拗 , 说出了一句名言:“朕得寇准 , 犹文皇之得魏征也 。 ”
从此寇准就被钦誉为北宋王朝的魏征 , 在太宗的智囊团中占有更显赫的地位 。 在接下来的数年里 , 寇准继续游刃于一把双刃剑中 , 在仕途上依然一路走高 。
调侃的历史|敢拽着皇帝不放,却也因魏征的性格害了自己,被称为北宋的魏征
文章图片
在公元990到994年这段时间里 , 北宋朝廷判处了两桩贪贿案 , 一个是拥有赃钱数以千万计的王淮 , 但对他的处置很轻 , 仅仅只是杖责和降职 。 是个人都明白这王淮有背景、有靠山的 , 他是参知政事王沔之弟 。
另一个是情节较轻的祖吉 , 他受贿的钱比王淮少得多 , 反倒被处以死刑 。 寇准觉得这太不公正了 。 他知道这是王沔在幕后操纵 , 而王沔是深得太宗赏识、参与国政的副相 , 若要扳倒这样一个位高权重的大臣 , 寇准也深知绝非易事 , 很可能还没有把他扳倒自己就先被打倒了 , 但若不把他扳倒 , 又怎么能给天下一个公正的交代?
淳化二年(991年)的春天发生了一次大旱 。 古人认为天灾都是天数所致 , 每有天灾 , 天子必召集近臣询问时政得失 , 这给了寇准一个机会 , 他借天人感应之说 , 指出此次大旱是上天对朝廷刑罚不公的警告 。 太宗一听又不高兴了 , 谁又愿意遭受天谴呢?他生气地转入禁中 , 左思右想 , 又觉得寇准绝非一个信口雌黄的人 , 这样说必有根据 。
调侃的历史|敢拽着皇帝不放,却也因魏征的性格害了自己,被称为北宋的魏征
文章图片
于是 , 他又召问寇准:“你觉得朝廷的刑罚怎么不公?”寇准说:“请圣上将二府大臣都召来 , 我再当面解释 。 ”当王沔等人上殿后 , 寇准便把王淮、祖吉两人的案子一五一十说了一遍 , 问:“这难道不是刑罚不公吗?”王沔原本是“聪敏善辩”之人 , 当寇准讲出事实真相时 , 他已无法抵赖 , 两条腿像筛糠似的发抖了 , 而太宗一瞪龙眼 , 他的两腿登时一软 , 咕咚一下就跪倒在地上 , 连连磕头谢罪 。 太宗宽仁 , 虽然没有杀他 , 只是将他贬职 , 但他却也不得好死 , 没过多久 , “以暴疾卒 , 年四十三” 。 这是《宋史》对其命运的最后交代 。
一般而言 , 年轻而登高位 , 需要沉住气 , 但寇准却偏偏没有沉住气 , 没多久 , 他便与知院张逊发生了明争暗斗 。 明争是寇准的性格 , 暗斗却是张逊的特长 。 张逊比寇准大二十多岁 , 论年纪是寇准的父辈 , 论资历是寇准的前辈 , 他在太宗还是藩王时 , 便是藩邸的亲随武臣 , 太宗登极后 , 又把他放在最高军事长官的位置上 , 看重的不是他的能力 , 而是他的忠诚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