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6电影频道|有人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于他( 二 )


CCTV6电影频道|有人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于他
本文插图

你很难想象在他以外任何一个导演的影片中 , 会目不转睛地看着一个小男孩攀爬过一段完整的曲折山路向你走来 , 他说: “当我们长久等待的某个人从远处走来时 , 我们就会一直看着他 。 我们等待着他的到来 , 因为他不是普通的过路人 , 他对我们来说如此重要以至于我们目不转睛地看着他 。 我们不想让这个镜头中断 。 ”于是透过阿巴斯的镜头 , 观众依然可以自由地实现生活式的凝视 。
关于纪录与虚构 , 阿巴斯似乎从未进行过刻意的区分 , 可能恰如法国电影批评家让·杜谢所言 , “基亚罗斯塔米 , 这个在伊朗被禁止虚构的作者 , 不得不让纪录以虚构的方式进行拍摄 。 ”
相较于纪实而言 , 阿巴斯更加注重的是无论纪录还是虚构中传达出的关于生活与体悟的真实性 。

CCTV6电影频道|有人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于他
本文插图

这份真实性在“村庄三部曲”的第二部——《生生长流》中得到了更为全面的实现 。 1990年 , 一条噩耗传来:伊朗北部发生特大地震 , 而当初《何处是我朋友的家》的拍摄地恰是其中的灾区之一 。 阿巴斯听闻消息 , 在地震第二天就匆忙踏上了寻找小演员们的旅途 , 然而这一场生死未卜的旅程 , 最后还是以寻找未果而告终 。
但在这趟旅途中值得一提的是 , 一路上阿巴斯亲眼目睹了很多遭遇地震的人劫后余生 , 这些难民依然饱含着对生活的热情投入到重新建造家园的劳动中 , 这时他才跳出自己的情绪 , 在伤感之外有所领悟:“在这次地震中有两万名孩子死去 , 而我的两个人物仅仅是这场死亡的开始 。 ”
于是旅程结束后 , 阿巴斯整理思路 , 着手拍摄了以这次寻找为主题的新作品——《生生长流》 。 在电影的尾声 , 虽然观众并没有如期看到小演员们安全归来的身影 , 但是导演坚信观众从中会寻找到更为重要的东西 , 那就是直面死亡的勇气 。

CCTV6电影频道|有人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于他
本文插图

在《生生长流》中 , 值得我们思考的是灾后幸存的人们应当如何重新审视自己的生命 , 而在《樱桃的滋味》中 , 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则是:当一个人渴望死亡时 , 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 。
在伊斯兰教中 , 生是一种被选择 , 死亦是一种被选择 , “顺从的最高理由为‘神的意志’ , 所以个人选择只能是一种暴力” 。 而阿巴斯通过电影试图告诉观众:作为独立的个体 , 我们永远拥有选择重生的自由 。 不仅如此 , “他的全部电影都贯穿了这个强大的观念 , 即任何教会 , 即使强令死亡和毁灭 , 也不可战胜生命 , 生命在继续” 。
于是在《樱桃的滋味》结尾出现了这样一组画面:那个不知因何而渴望结束生命的男人 , 终于在夜深人静时躺入了为自己挖好的黑洞中 , 此刻月亮消失在云的后面 , 四周陷入漫无边际的黑暗;而后 , 第一个生命的信号 , 是在6个月之后 , 一个春天的早晨悦然出现在银幕上 。
阿巴斯通过尾声暧昧的转折告诉我们:纵使在无尽的黑暗之后 , 依然可能隐藏着一次新生 , 而剧中人 , 可能刚刚闭上眼睛 , 便开始怀念这个生生不息的世界里新鲜欲滴的樱桃滋味了 。

CCTV6电影频道|有人说,电影始于格里菲斯,终于他
本文插图

在随后10年多的时间里 , 他面临了一段最为尴尬的创作期 , 自己的作品在伊朗本土不能公开上映 , 剪辑工作也只能等到深夜进行 。 然而现实生活中的种种限制 , 并未造成他创作方面的丝毫懈怠与停滞 , 正如他所说:“如果在我自己家附近找不到观众 , 我想 , 远一点的地方会找到的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