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宣帝』司马懿为什么等到曹睿死之后,才发动兵变?


『晋宣帝』司马懿为什么等到曹睿死之后,才发动兵变?
文章图片
『晋宣帝』司马懿为什么等到曹睿死之后,才发动兵变?
东汉末年出三国 , 烽火连天战不休 , 阴谋阳谋全用尽 , 但都败于司马家 。
三国 , 中国历史上最混乱的时期之一 , 魏蜀吴三国为争天下尔虞我诈 , 但是最后都败在了司马家族手中 。 其中 , 司马家族中的司马懿发动的高平陵兵变 , 便是司马家族最后夺取天下的先要条件 。
但是 , 后世对司马懿发动兵变的时间产生了疑问 。
在《三国演义》第一百零六回有说到:曹睿病危 , 权臣曹爽欲收回司马懿兵权 , 于是司马懿顺势装病骗过曹爽保留兵权 , 并暗中谋划反叛计划 。 而后在一百零七回 , 司马懿就发动了高平陵政变 , 自此魏主权归司马氏 。
但其实在曹睿时期 , 司马懿已经有十万兵权 , 完全有实力能够与曹氏一族干一仗 。 那么为什么司马懿一定要选择在曹睿死后才发动兵变呢?究竟是另有打算 , 还是被人制止?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 。
一、曹氏一族生性多疑 , 年少曹睿可御帝王之术
首先 , 我们先从曹睿这个人物入手 。 曹睿是曹丕的长子 , 登基时年仅23岁 。 所以其父曹丕临死前十分担心儿子太年少容易被人欺凌 , 还给曹睿配了一行“智囊团”(曹休、陈群、曹真、司马懿) 。 但实际上曹睿年少却不幼稚 , 且擅长帝王之术 , 绝非等闲之辈 。
曹睿即位之后 , 明白时局动荡 , 攘外必先安内 , 绝不可让臣子有乱朝之心 。 所以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 , 他将父亲曹丕给他安排的智囊团里的臣子轮流调去与蜀吴作战 , 减少让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智囊团待在京城中的时间 。
甚至曹睿在位的过程中 , 智囊团中的曹休和曹真病危 , 曹睿都能指挥得当 , 不仅顶住了蜀吴的不断进攻 , 还镇压了公孙渊的叛变 。 这样也算是一位有实力的明君了 。
所以当时的司马懿就算手握兵权也很难叛变 , 毕竟曹睿非等闲之辈 。 而且若曹休、曹真未死 , 司马懿更不敢贸然反叛 , 因为对于司马懿来说 , 必须一战制胜 , 若是败一次可能就永无翻身之地了 。
其次 , 曹氏一族对司马懿一直有着提防之心 。
司马懿之心 , 生性多疑的曹操是最清楚的 , 所以曹操对司马懿的感情是很复杂的 。 因为对于善用人才的曹操来说司马懿确实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 但是司马懿又太有谋略且有帝王之象 , 让曹氏一族想用又不敢多用 。 据说当年曹操连续几次都梦见三马同食一槽(梦中预判到司马懿、司马懿之子司马昭、司马师而后的夺权) 。
所以虽然司马懿是曹氏一族的重臣 , 但生性多疑的曹家这么多年来几乎是没有人百分之一百信任他的 。 在这种日日被人“看管”的情况下 , 司马懿就算手握兵权也难以一招制敌 。
二、司马懿自身:时机未到 , 不动一步 , “忍”者无敌
司马懿是一个相当能忍的人 。 所以司马懿在不占优势或者没有完全把握的情况下 , 绝对不会贸然出兵 。 因为司马懿不会赌也不敢赌 , 没有百分之一百的胜算 , 他绝对不会让自己的努力功亏一篑 。
在曹操时期 , 司马懿就有了势力 。 但是曹操似乎早就料到司马懿有不臣之心 , 一直提防他 , 甚至曹操还和曹丕说一定要除掉司马懿 。 但是曹丕不比其父曹操敏感 , 还是让司马懿留了下来 。 究其原因 , 还是因为司马懿做人十分谨慎 , 步步为营 , 尽量博取曹氏一族的同情和信任 。 包括后来在发生兵变之前 , 司马懿也是用这招瞒过权臣曹爽的眼睛 , 最后夺权上位 。
另外 , 在司马懿的眼中 , 等曹睿死后才是兵变的最佳时机 , 因为他深知曹氏一族的局势 。 曹睿死去时 , 并没有已经成年的儿子 , 甚至曹睿领养的孩子曹芳也仅仅只有8岁还昏庸无才好糊弄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