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必须突破唐诗宋词的情感格局!

中国人很喜欢唐诗宋词 , 特别在古代社会诵读唐诗宋词成为中国人最高的精神享受啊 , 跟西方人阅读圣经、听歌剧的享受类似 , 这是为什么呢?唐诗宋词到底给人带来一种什么样的情感享受呢?我们现代中国人对唐诗宋词有一个很大的误解 , 就是认为它是一种想象力 , 是一种视觉的描绘 , 给人带来的是一种奇妙的视觉体验 , 其实不是这样的 。 唐诗宋词看起来是在描述图像 , 但实际上是在激荡一种情感 , 因为它描述的图像都是超经验的 , 似乎是一种来自天堂的永恒图像 , 这才是唐诗宋词极具审美性的原因 。 比如杜甫的这么一段名句:无边落木萧萧下 , 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这首诗传诵千古 , 让人读起来断气回肠、畅然泪下 , 那么这么一种博大的情感是如何来的呢?就是因为这句是他实际上已经触碰到了经验世界的边缘 , 已经逼近了形而上的永恒世界 , 为什么这么讲呢?我来做一个简单的分析:看起来 , 诗句中的落木和长江都是看得见的东西 , 但实际上它又是超时空的 , 为什么?因为"无边落木潇潇下"描绘的是无限广阔的空间 , 而人不可能看到无限广阔的空间 , 人只能看到一个片段 , 所以说这是杜甫在空间层面有了一个超经验的知觉 , 他在那一瞬间感知到了一个"所有的植物都在潇潇落木"的广阔世界 , 很显然这是一个观念加工过的场景(形而上);而"不尽长江滚滚来" , 这是典型的一个时间层面的永恒 , 就是"过去、现在和将来"长江的水都这样的流淌 , 这样的汹涌壮阔 , 这显然是在时间层面获得了一个超经验的知觉 。 所以这两句诗就是诗人在那一瞬间脱离了现象世界 , 接触到了永恒世界 , 但是因为我们汉字这种象形文字的阻断 , 他无法直接的去进入到那个抽象世界 , 所以他只能通过一种描绘的方式 , 间接的把我们带到了这个世界的边缘 。 这样的诗句在汉文化中就读起来让人荡气回肠、怆然泪下 , 这是我们使用象形文字的人所能接触到的最接近于形而上的边缘世界 , 汉文化中最高的情感体验 。 我们如果去分析的话 , 就会发现那些传唱千古的名句都有这个特征 , 就是在时间和空间层面超越了我们的经验 。 看起来好像是诗人在描绘一个现实的场景 , 但它实际上是描绘一个永恒的场景 , 再举一句诗 , 叫做:秋水共长天一色 , 落霞与孤鹜齐飞!大家体会一下 , 秋水共长天 , 这就是一种空间的拓展;而落霞与孤鹜显然速度不同 , 但是诗人将其并置在一起"齐飞" , 这就是在时间上创造了一个永恒感 , 这是现实中没有的图像 ,中国人必须突破唐诗宋词的情感格局!。是一种介于形而下的经验世界和形而上的永恒世界之间的这么一种图像 。
所以诗人从时间和空间两个层面逼近了形而上世界的边缘 , 让人体验到了时空之外的永恒感 , 从而带来强烈的情感体验 , 引发了潜意识中崇拜情感 。 所以大诗人在汉文汉中认为是应该做大官的 , 他可以为天下苍生立命 , 这实际上赋予了他们一个大祭司的社会身份 。 大祭司在西方文化中就是神学家、哲学家和艺术家 , 也就是精神领袖 。 而汉文化中的精神领袖是诗人 , 为什么?因为象形文字无法建立一个独立的形而上的哲学和神学体系 , 所以我们只能选用在视觉描写方面最能带领我们接近于形而上世界的人充当大祭司 。 这是一个规律 , 人类最强烈的情感来自于永恒世界的体验 , 所以在任何人类的社会 , 谁能够把人带到这个世界 , 谁就能给人提供希望和意义 , 谁就能成为这个社会的精神领袖 。 由于象形文字的阻断 , 汉文化是没有形而上的世界 , 没有本体论哲学 , 没有超经验的信仰 , 我们的唐诗宋词也是在形而下的世界中虚拟了一个超时空的经验 , 这就已经就走到头了 , 走不上去了 。 那个纯观念世界的建构 , 我们的文字体系已经不支持了 , 所以汉文化的价值体系中 , 只有形而下的标准(趋利避害) , 没有形而上的标准(真善美) , 也就是我们没有价值(不变的道德标准) 。 人类的道德情感是来自于形而上的世界 , 形而上的世界所提供的伟大、永恒和崇高成为人类高尚道德的来源 , 同时人类的好奇心和理性的精神 , 对未知世界和宇宙真理的探索也来自于这个世界 , 没有这个世界所激荡出来的伟大的情感 , 人类不可能极致的去探索宇宙的真理和人类世界最美好社会的可能 。 形而上学的世界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纯粹理性的世界 , 它是人类的理性所建构起来的一个具有崇高感的情感世界 。 而这么一个世界只能使用抽象的文字才能记录 , 因为它看不见摸不着 , 象形文字对这个世界是一种破坏 。 古希腊的这个哲学是在希腊字母已经使用了600年之后才成熟的 , 就是完全的脱离了象形文字600年之后他们才产生了这一种纯观念的形而上学 , 而我们现在依然还在使用象形文字 , 这种文字要把我们所有的理念情感都赋予一个形象 , 加以一个视觉的注脚 , 这无疑是阻止了我们形而上学的思考 。 所以汉文化无法建立价值观 , 而只能建立趋利避害的动物本能 。 在形而上的世界 , 所有的概念都没有任何形象 , 使用象形文字使得我们中国人形而上的思考不可能展开 , 难以获得永恒感和崇高感 。 唐诗宋词成为中国人唯一的高尚情感出口 , 因为象形文字在表达情感和价值追求方面 , 唐诗宋词已经达到了顶峰 , 到达了边界 , 再往前走走不进去了 。 唐诗宋词它毕竟只是一种象征的手法 , 它还是通过形而下的经验来表征形而上的情感 , 所以这种情感最终是只是表面触及 , 而不可能发育成熟 , 达到一个很高的高度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