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中小站|是英国人对股票望而却步的100年,南海泡沫:疯狂的3个月过后

我能算准天体的运行 , 却无法预测人类的疯狂!
能让大科学家艾萨克·牛顿如此感叹的 , 正是史上三大投机风潮之一的“南海泡沫”(也称南海骗局) 。
这场英国史无前例的投机风潮 , 给牛顿造成了2万英镑的损失(相当他10年的收入) , 也成为他余生都不愿回想、不许别人提及之痛 。
“南海泡沫”不仅是牛顿的心理阴影 , 同样也是英国社会的阴影 。 它带来的远不止金钱损失那么简单......
雾中小站|是英国人对股票望而却步的100年,南海泡沫:疯狂的3个月过后
文章图片
历史总是因不经意间掀起的波澜而改变进程 。
当英国约克郡的股票投机家们带着资金 , 漂洋过海抵达“新约克”(纽约)时 , 他们已在事实上为华尔街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
而为华尔街巨浪掀起最初波澜的 , 正是1720年的“南海泡沫”的破裂 。
【雾中小站|是英国人对股票望而却步的100年,南海泡沫:疯狂的3个月过后】霸权之下:国债与南海公司
1720年前的数十年间 , 英国就是一部以战争为主的扩张史 。 特别是从1688年的“光荣革命”到1713年《乌特勒支条约》签订 , 25年间英国仅有4年和平时光 。
在经历了三次英荷战争、奥格斯堡同盟战争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 , 英国击败了他在海洋和陆地上对手 , 开启了通往“日不落帝国”的道路 。
战争的结果是辉煌的 , 但代价也是沉重的 。 英国为此背上了沉重的债务......
雾中小站|是英国人对股票望而却步的100年,南海泡沫:疯狂的3个月过后
文章图片
“奥格斯堡同盟战争”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两次大战 , 结束了路易十四的霸权
在“光荣革命”前的10年间 , 英国每年的财政支出总额约为170万英镑 。 奥格斯堡同盟战争让这一数字急速飙升至500万 。
尽管同一时期英国的税收也大幅增加 , 但依旧面临巨额的赤字 , 只能靠举债继续战争 。 战争结束时 , 英国债务总额达到2151.6万英镑 , 几乎相当其6年的税收总额 。
1698年 , 经济学家查尔斯·戴夫南特就指出:如果英国再发动的靡费巨大的战争 , 债务将使英国陷入西班牙那般的境地 , 不仅难以帮助盟友 , 甚至难以自救 。
不巧的是 , 戴夫南特话音刚落 , 一场花钱更多战争又来了 。
雾中小站|是英国人对股票望而却步的100年,南海泡沫:疯狂的3个月过后
文章图片
战争让英法都债台高筑 , 后来也都选择了类似的“破局”方案
1701年 , 围绕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 , 半个欧洲陷入了一场大混战 。 在此期间 , 英国的财政支出再创新高 , 达到了每年780万英镑 。
由于上一次战争才刚过去不久 , 旧债还未来得及偿还 , 因而这一次英国还是举债打仗 。 到1714年时 , 英国仅国债就积累到了3620万英镑 , 是名副其实的债台高筑 。
虽然举债在短时间内筹集了大量资金 , 帮助英国打赢了战争 , 为其确立西欧乃至世界霸主地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但债务终究还是要还的 , 特别是国债还有高昂的利息 。
于是 , 将战争中获得的利益转化为经济收益 , 就成为英国破局的关键 。 “南海公司”正是在这样的期盼中诞生了 。
雾中小站|是英国人对股票望而却步的100年,南海泡沫:疯狂的3个月过后
文章图片
所谓“南海”指的是南美地区 , 但西班牙人并不打算拱手让出这里的利益
南海公司:破局与更大的局
1711年9月8日 , 被英国议会授予特许经营权的“南海公司”正式成立 , 它“合并了总督和大不列颠商业公司” , 主要在南美等地从事贸易活动 。
“南海公司”不仅仅英国政府应对财政压力反应 , 更是议会两党斗争的产物 。 执政的托利党一直希望将南海公司做成另一个“东印度公司” , 挑战英格兰银行和东印度公司的地位(两者都受辉格党控制)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