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上次发现它是108年前!中科院成都生物所发现“隐世”百年的贝叶芒毛苣苔
本文插图
川报观察采访人员 熊筱伟
“隐世”百年的植物 , 如今再次出现在世人面前 。 中科院成都生物所6月28日透露 , 近日联合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及广西植物研究所在国际植物分类学期刊Phytotaxa上刊发论文 , 发表了一种“隐世”百年后再次被发现的植物物种Aeschynanthus monetaria , 并为它首次拟定了中文名——贝叶芒毛苣苔 。
本文插图
植物分类学专家介绍 , 该物种于1912年被采集记录后一直消失在世界植物学家的视野里 。 这是该物种在百年后重新由我国科学家发现并补充描述 。 该发现为我国喜马拉雅地区的生物多样性提供了新资料 , 是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的重要成果之一 。
它究竟是如何被重新发现的?
起源来自一次科考 。 成都生物所第二次青藏高原科考森林与灌丛生态系统专题科考人员 , 在整理近年来藏东南地区野外考察的植物标本过程中 , 发现一株采集于中国墨脱县雅鲁藏布江沿岸湿润森林中附生于枯木的芒毛苣苔与众不同——这株特殊的芒毛苣苔花色鲜艳 , 有着如火焰一般绚丽的颜色 , 在茂密的季雨林里格外显眼 。 进一步观察发现 , 它属于小叶类型的附生亚灌木 , 花梗、萼片、花冠等器官覆盖有短腺毛 , 花冠长约4厘米 , 花量较多 , 从干枯的树枝上下垂 。
本文插图
物种生长的环境
本文插图
芒毛苣苔属本身并不罕见 。 它是苦苣苔科的一个独特的属 , 约140-160种 , 主要分布于东喜马拉雅山脉到东南亚 , 一直到印度尼西亚 。 中国植物志记载有大约34种 , 印度记载大约有26种 , 泛喜马拉雅植物名录记载有32种 。 在这个属中 , 大部分种类是附生在湿润森林大树上或石头上的亚灌木 。
本文插图
贝叶芒毛苣苔墨线图
但研究人员在查阅资料过程中发现 , 以往出版的中国苦苣苔科所有资料中 , 均没有对该种进行任何记录和描述 , 包括中国植物志、《Flora of China》、《中国高等植物》 , 特别是有关东喜马拉雅地区的植物区系资料(《西藏南迦巴瓦峰地区维管束植物区系》、《雅鲁藏布大峡湾河谷地区种子植物》、《西藏植物志》)等中均未记载 。 也即是说该物种与国内已经记录的所有芒毛苣苔种类均不符合 。 遂研究人员又将搜寻视野扩大到全球尺度上 , 在国际范围内仅找到两份标本 , 获悉采集时间均在100多年以前(1912年) , 其中仅1份能公开获取影像资料 。 通过存放在邱园的指定模式标本 , 发现在东喜马拉雅地区新采集的这份标本在形态特征上可以完美匹配 。
本文插图
为了更准确地鉴定和评估其未来的保护状况 , 研究人员根据考察时记录的原始影像资料和新采集的标本 , 补充了物种描述 。
不仅于此 , 科考人员还为它首次明确了中文名字 。 经过了科考调查、检索比对、形态鉴定等各项严谨的环节 , 这个物种闻世百年来 , 终于有一个中文名字了 。 根据其叶片形状和拉丁名词义 , 研究人员为其首次拟定中文名为“贝叶芒毛苣苔” 。 截止目前 , 全球共有贝叶芒毛苣苔4份标本 , 其中两份最新采集的分别保存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标本和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标本馆 。
有了名字 , 上户口的时候“籍贯”一栏也需要填写 。 因此 , 关于贝叶芒毛苣苔 , 还有一个不得不厘清的关键问题——分布地问题 。
推荐阅读
- 科学|科学家偶然发现以金属为食的新品种细菌
- 科学|如果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发现了一种新的粒子,这意味着什么呢?
- 科学|天文学家发现宇宙“南极墙” 跨越 14 亿光年!
- 互联网|阿里为啥不用 ZooKeeper 做服务发现?
- 发现创造力|全球电脑“新王”上台,单季度售出1808万台,成功超越联想
- 科学|2020年蝗虫频繁来袭,研究发现,它们在向人类传达重要信息
- 火星|1000多个洞!维京号或发现火星地下世界,不排除有生命存在
- 科学|文学家刚刚发现了第一颗俯冲到银河系平面外的系外行星
- 科学|1000多个洞!维京号或发现火星地下世界,不排除有生命存在
- 银河系|银河中心能量源研究发现新线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