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丹|我读《闹城》初稿时,被惊艳到了 | 杨澜( 二 )


苏丹|我读《闹城》初稿时,被惊艳到了 | 杨澜
本文插图

《中国女孩》油画 , 作者:祁志龙
04
像妈妈这种性格的人就比一般人有更大的社交面 , 同事、学生、家长来拜年的就非常非常多 , 络绎不绝的人群一般会持续到大年初七左右 。 尤其那种学生们成群结队 , 穿着一新、满面春风地进来齐刷刷一起大声说“宋老师 , 过年好”的情形 , 回想起来真是温暖 。
来家里拜年的学生中不仅有好学生 , 比如矿中历史上凤毛麟角考上大学的那几个学生 , 也有走上歧途、名声响亮的几位“老炮” 。
一次 , 一个叫崔敏的好学生来到我家给妈妈拜年 , 转弯抹角地表达出想吃好东西的愿望 。 妈妈就友好耐心地询问她想吃什么 , 糖果、瓜子、水果一样一样地问了个遍 。 结果都未能令崔敏如意 , 最后该学生“不怀好意”地慢吞吞地说:“宋老师 , 我看到你们家地上有花生皮皮呢!”这句话让妈妈恍然大悟 , 忙不迭地从柜子里取出当时的奢侈美食——烤花生 。
赵华根也是妈妈最早的学生之一 , 他进过少管所 , 后来又成了“社会人”中颇有名气的大哥 。 但是此人人性不错 , 一直记得妈妈对他的关心 , 只要不是服刑期间 , 每逢过年都会登门拜年 。 记得他在八十年代末的一次拜年 , 还带着两个随从 , 后来才听说是在被追捕期间冒着风险来给老师拜年的……
苏丹|我读《闹城》初稿时,被惊艳到了 | 杨澜
本文插图

《大拜年》素描 , 作者:王宁
05
当劁猪者三下五除二完成了阉割的活计 , 此时 , 最迷人的一幕出现了 , 在孩童们幸灾乐祸的欢呼雀跃的衬托下 , 劁猪者扬手扔出那土豆大小腥臊的睾丸 , 久候的看家狗儿飞身跃起 , 衔走了这味道独特的肉团 , 逃之夭夭 。 贪吃的狗儿这最后的一跃 , 彻底了断了这猪繁衍后代的念想……
苏丹|我读《闹城》初稿时,被惊艳到了 | 杨澜
本文插图

《劁猪》素描 , 作者:王宁
06
“过去残酷的 , 今天想起来都很温暖 。 ”
苏丹|我读《闹城》初稿时,被惊艳到了 | 杨澜
本文插图

《童年》油画 , 作者:杜宝印
07
故乡东、北、西三面都被山围着 , 每一座山都有着轰轰烈烈的历史和热血沸腾的当下 。 东山上曾经惨烈的战火 , 西山下响着隆隆的采煤声 , 卧虎山上总是人头攒动、红旗猎猎飘扬 , 它们构成了这座城市沸腾的天际线和壮怀激烈的历史 。
苏丹|我读《闹城》初稿时,被惊艳到了 | 杨澜
本文插图

《家乡》油画 , 作者:于会见
08
“闹” , 是一个含义极为宽泛的动词 , 泛指一切行动和动作 。
它可以指制作物件 , 从小东西到房子的装修都可以用“闹” , 比如“闹装潢”;也可以指做事情 , 比如“闹红火”“闹么子”“闹球甚了!”;还可以指整治人 , 如“闹你个孙子”“闹他”等 。
山西方言中也只有“闹”差一点变成国人尽知的通用语 。 “闹”一夜走红和 CBA 有关 , 几年前 , 山西汾酒篮球队主场对阵北京首钢队的比赛震惊中国篮坛 , 让首钢队感受到了地狱般的客场滋味 。 全场球迷雷鸣般的“闹他”声震耳欲聋 , 第二天 , 北京的报纸和主要网络报道中都在议论“闹他” , 遗憾的是竟然没有一家媒体给出恰当的解释 。
苏丹|我读《闹城》初稿时,被惊艳到了 | 杨澜
本文插图

《幸福时刻》油画 , 作者:宋永平
09
乡音终究像是一种洗不净的文身 , 记录着一个部落的密码 , 乡音在口音中的比重还折射了每一个人的长征轨迹 。 但口音和故乡的距离却是乡愁的刻度 , 随着时间的流逝有时候乡音越淡乡愁却越浓 , 距离越远情感却越近 。 方言的底色如浮云一样 , 长长长 , 长长长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