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记忆
有一种记忆 , 生长在灵魂深处 , 任岁月流淌 , 依然初心不改、无法忘记 。 因为那里 , 有父母的身影 , 有儿时的记忆 , 有最温暖的时光和最需要传承的东西 。——题记又到端午节了 , 该是粽子飘香、菖蒲飘飞的时节 。 端午 , 这个行走了两千多年的节日 , 在盛夏焦灼的静待中 , 伴随着爱国诗人屈原抱石投江的故事、忠贞之士伍之胥千金报恩的故事和划龙舟、挂菖蒲、包粽子的习俗 , 再次走进我们的生活 。今年端午异常平静 , 没有划龙舟、没有包粽子 , 似乎连卖粽子的吆喝声也小了许多 。 今年端午 , 是妈妈离开我们后的第一个端午 , 再没有那么多规矩 , 再没有那么多唠叨 , 也再没有那么多热闹 , 依旧吃粽子、挂菖蒲、洒雄黄酒 , 却没有了妈妈的味道 , 一切显得那么平淡而寂寥 。一早起床 , 爸爸不再满街满市找寻新鲜的菖蒲 , 不再一脸期待地侍弄着大袋食材 , 筹划给家人做出些好吃的 , 而是默默地侍弄着他的花园菜园 , 侍弄着他和妈妈共同种下的花花草草 , 期待着永远不会同于以前的花开花落 。 “爸 , 我去买菜?”“你们买吧!”爸爸有些黯然 , 有些失落 , 就这样把原本该妈妈做的一切交给了我 。 我在爸爸的黯然神伤中接过了原本该妈妈做的一切 。 于是 , 我开始搜索记忆中的每一个端午 , 搜索它的每一处细节、每一个画面 , 生怕漏掉一处 , 那便是对母亲大人的大不敬了 。记忆中的端午 , 都是温暖的存在 。 少年时代 , 我们和好几户人同住在一个四合院里 , 每到端午 , 天刚蒙蒙亮 , 大人们便邀约着带我们到附近的山上割菖蒲 , 大人们四下忙活 , 孩子们就这山望着那山高野马似的满山遍野跑 , 玩到日上山头 , 全身脏得不成样子了 , 才拿着几根艾草、菖蒲回家 。 其实那时 , 大人们早已在门上挂好了艾草和菖蒲 , 孩子们的“战利品”无非是锦上添花罢了 。 艾叶四溢的清香中 , 妈妈总是把家人聚在一起 , 蒸包子、包粽子 , 一边劳动一边嘻嘻哈哈地聊着 , 那样的其乐融融让端午节成为春节之后第一个最令我渴盼的节日 。 食物通常是不等开饭便陆续上桌了 , 盐蛋、皮蛋、粽子、包子、鱼肉 , 看得我眼也馋、嘴也馋 , 但那时是轮不到孩子们的 。 每家每户都会先用这些食物祭祖 , 待缕缕白烟完全散尽 , 才开始吃饭 , 并趁此喝上两杯自制的雄黄酒 , 我那时总是寸步不离地守在桌子边 , 生怕少了自己那份 。 那时 , 妈妈总会看透我的心思 , 她总是非常严肃认真地对我说 , “祭祖后才能吃 , 对老祖宗要恭敬!”于是 , 便不理会我 , 口里念念有词把家里的老祖宗们都请个遍 , 虔诚地告诉老祖宗们我家的近况 , 还许下岁岁平安、身体健康、学业进步之类的愿望 。 那时 , 我只能一言不发站在妈妈身边 , “给祖宗们作揖、敬酒……”我一边听任妈妈“摆布” , 一边好奇逝去的祖先到底有没有听见这些祷告 , 吃不吃得完这么多丰盛的食物?待这些程序完成 , 约摸10多分钟后 , 才开始吃饭 。 那时 , 妈妈会先用筷子蘸一点雄黄酒在我的嘴唇上 , 然后蘸一点涂在我的额头上、脸上、胳膊上、脚背上 , 据说这样就能避邪气、杀百虫、去百病 。午饭后 , 妈妈张罗着把艾草、菖蒲煎药水给家人洗澡 , 据老人们说 , 用正午采摘的艾草、菖蒲煎水洗澡 , 才不怕被蛇虫叮咬 , 岁岁平安 。 妈妈信极了这一点 , 所以每年端午不管再大的太阳 , 她都会到附近山上割艾草、菖蒲 , 采草药 , 每次晒得大汗淋漓脸颊绯红她也愉快之至 。 而后 , 平日里异常节俭的她会毫不吝啬地用大锅把草药煎上好几个小时 , 再用大桶乘上满满一桶 , 待水慢慢冷却后 , 督促家人挨个洗 , 她认为这样就能消除百病 。 妈妈对家人洗药水澡非常上心 , 但对于自己 , 她会等大家洗完后用剩下不多的水随便一冲 , 意思一下罢了 。 我那时很难理解妈妈的苦心 , 常常是三下五除二很快冲完了事 , 算是帮妈妈了一个心愿 , 而后便和院子里的孩子们野去了……那时 , 忙碌了一天的妈妈才会拿着雄黄酒 , 撒到屋里屋外每一个角落 , 消毒避虫……到了中年 , 自己也作了母亲 , 才逐渐体会到妈妈的苦心 , 对家人的呵护、对孩子的期盼、对亲人们的思念……那时 , 便不再程序式地应和妈妈 , 而是虔诚地站在妈妈旁边陪伴着 , 帮着祭祀祖先 , 体会妈妈另一种方式的“孝顺” 。今年端午 , 我早早地起来 , 把一大把带露珠的艾草、菖蒲挂在门边 , 然后和老公顶着烈日满街满市地找寻雄黄 , “一定要买雄黄吗?一定要喝吗?”老公疑惑地问我 , 在他眼里 , 我这个布尔什维克、绝对的无神论者不应该看重这些 。 “是 。 ”我哽咽着 , 这是要买雄黄吗?这是要找寻妈妈的味道 。 老公或许看明白了这一点 , 便什么也不说地陪着我满街找寻 。 一元一包 , 红红的粉末 , 用最普通的纸包成小包 , 除了买的人变成了我 , 其他什么也没变 , 好一个“物是人非”!回到家 , 我依着妈妈以前的做法把雄黄泡在酒里 , 很快 , 酒被晕红了 , 酒杯都被染成了红色 , 像血一样红 , 让我有些不敢去触碰 。 吃饭时 , 我学着妈妈的样子 , 先用筷子蘸一点雄黄酒在儿子嘴唇上 , 然后蘸一点涂在他的额头上、脸上、胳膊上、脚背上 , 然后依着这样的顺序 , 为老公抹上 , 为爸爸抹上……我不知道该爸爸为我抹还是我为爸爸抹 , 但既然以前妈妈认为这样能避邪气、杀百虫、去百病 , 那我也就用这样的方式纪念妈妈 , 用这样的方式为家人祈福吧!今年端午 , 再没有妈妈进进出出忙碌的身影 , 再没有妈妈带着我们包包子、包粽子的热闹 , 除了鱼肉、盐蛋、皮蛋等必需品 , 餐桌上少了很多菜 , 少了很多话 , 多了些许寂寞 , 多了些许冷淡 。 再没有煎草药水了 , 没有了那份心境 , 便似乎再难回到从前 。今年端午 , 除了粽子淡淡的清香在艾草的苦味中飘浮 , 还有我浓浓的思念在燃起的缕缕白烟中飘升 , 不知道离去的母亲能否感受到 。 “端午安康!”好多朋友的祝福伴随着微信而来 , 妈妈 , 您一切可好?饭后 , 我终于鼓起勇气 , 端着那杯血红的雄黄酒 , 在房前屋后撒了个遍 , 一边洒一边回味往事 , 一边洒一边暗暗祈祷 , 我的家人安康顺遂!我的祖国繁荣富强!维系传统、传承文化中 , 愿一切幸福和爱都被传承、都被延续……
推荐阅读
- 每天一首音乐|传说中的最终记忆法:一年学完四年MIT课程?
- 超美时尚屋|记忆力不好的人,读一读杜月笙的语录,会喜欢上记忆力不好!
- 没有空调电扇的古代,古人是如何消暑解闷的?
- 梦里的村庄,梦中的河(6)
- 公安|县域警务大家谈丨两代株洲水警人的记忆
- 负能量的端午节应该取消,屈原活的还很精神
- 九十九年的记忆
- 家中小果园
- 端午节起源是什么?
- 新版本|人民币要“上新”啦!喜新也念旧 这里有份“钱世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