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丫妈妈爱育儿|这么努力学当妈,却还是忍不住吼孩子,为什么又看书、又听课

作为一对主要通过看书学习 , 把带孩子这件事搞明白的父母 , 真心爸妈经常会劝我们育儿群里的宝爸宝妈们 , 谁都不是天生就会做父母的 , 多看点育儿书、家教书、儿童心理学书 , 带起孩子来会更轻松、更有办法 。
但我们会遇到一个相当普遍的问题 , 很多父母 , 尤其是妈妈 , 都说自己已经看过很多书了 , 也听过不少育儿课 , 可还是没办法做到不着急、不焦虑 , 脾气一上来 , 书上讲的那些就全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
小丫妈妈爱育儿|这么努力学当妈,却还是忍不住吼孩子,为什么又看书、又听课
文章图片
为什么有人看书能越看越明白 , 有人看书就看不明白你 , 我想 , 根本原因是大家看书的方法不一样 。
有人看书是看那些和自己的想法不同的地方 , 用它们来一点点提升认知 , 同时修正错误认知 , 这样就学到了东西 , 提升了能力 。
有人看书 , 更关注那些让自己看起来舒服、和自己观点一致的东西 , 结果就是 , 原来不足的认知 , 并没有得到提升 , 原来错误的认知 , 也没有得到修正 , 唯一收获 , 就是旧有的认知不断得到强化 , 也就是说 , 一些可能需要改变的地方 , 反而变得更顽固了 。
看书是这样 , 平时在网上看育儿、家教文章、听相关课程 , 也是这样 。
在网上写文章数年 , 我对大家喜欢看“顺眼”的文章、听“顺耳”的话 , 深有体会 。
每次我写了观点尖锐一点的文章 , 都会受到很多评论 , 这些评论很大一部分来自持相反观点的读者 , 大家观点不一致当然很正常 , 但让我不解的是 , 不赞同的人 , 很少会在评论中心平气和地和我讨论 , “这件事 , 我和你看法不同 , 我认为……” , 更多的人 , 是怒气冲冲地把作者骂一顿 , “别在这儿胡说八道了 , 你根本就不懂!”“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有教养的人 , 不轻易评论别人” , 吧啦吧啦说一大堆之后 , 扬长而去 。
比如上个月 , 我写了一篇《育儿PUA:为吃到一支甜筒冰淇淋 , 孩子会被妈妈逼得多卑微?》 , 讨论了一件亲眼所见的小事:一位妈妈带孩子吃冰淇淋 , 孩子边吃 , 妈妈边对孩子做各种吃冰淇淋不好的暗示 , 还逼着孩子自己说这支冰淇淋就是他六一节礼物 。
我的观点是 , 吃个冰淇淋而已 , 把孩子逼到那么卑微太不应该了 。 然后好几百条评论 , 百分之九十以上都是表示“孩子吃冰淇淋不好”“有的孩子的体质就是不能吃冰淇淋”的 , 当然 , 几乎全部带着愤怒的情绪 , 以至于看到一条评论说“唉 , 人作者说的根本不是该不该吃冰淇淋好吧” , 简直都快把我感动哭了 , 知音啊 , 知音 。
小丫妈妈爱育儿|这么努力学当妈,却还是忍不住吼孩子,为什么又看书、又听课
文章图片
为什么很多妈妈会这样呢?
传播学讲受众心理时的一串概念——选择性注意、选择性理解、选择性记忆 , 正好能解释这件事 。
选择性注意 , 就是当人们接触到信息时 , 会选择其中一部分来注意 , 而忽略其余;选择性理解 , 就是人们会对如何理解一个信息 , 做出相当主观的选择 , 而不会完全符合传播者想表达的意思;选择性记忆 , 就是人们会选择性地记住一部分信息 , 忘掉另一部分信息 。
那么 , 人们又是如何做出选择的呢?简单说 , 一个普遍的倾向就是自己的喜好 , 注意自己喜欢的 , 忽略不喜欢的 , 把信息理解成自己喜欢的涵义 , 忽略不喜欢的涵义 , 记住喜欢的东西 , 忘掉不喜欢的东西 。
而“喜欢”和“不喜欢” , 又是下意识地跟自己的观点对照一下 , 才做出判断的 , 为的是避免产生让自己不舒服的“认知失调” , 也就是可能产生的新认知和旧有的认知相冲突 。
于是 , 看着不那么“顺眼”、听着不那么“顺耳”的话 , 就被这样过滤掉了 , 留下的只有和自己现有的认知没有任何冲突的观点 。 比如: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