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根|欲望成就幸福,陈根:堕落令人快乐( 二 )


由此 , 才会衍生出各种需求理论为欲望服务 , 试图以需求取代欲望 。 但就种属含义而言 , 需求必包含在欲望之中 , 欲望却并非完全属于需求 。 生产力的发展 , 在不知不觉中 , 将奢侈的欲望转变为基本的需求 。 每经历一次技术革命 , 人类的欲望就扩大一次 。 我们在获得新能力的同时 , 也背上愈发沉重的负担 。 这也是卢梭为何感慨“人生而自由 , 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
陈根|欲望成就幸福,陈根:堕落令人快乐
文章图片
走向人工智能时代的人类面临的正是这样的困境 , 相比于基本元件运算速度缓慢、结构编码存在大量不可修改原始本能、后天自塑能力有限的人类智能来说 , 人工智能虽然尚处于蹒跚学步的发展初期 , 但未来的发展潜力却远远大于人类 。 智慧的服务及城市自我完善的进化能力 , 也逐渐排斥着如羔羊般孱弱的智人 。
人类本身所具备的一切美德——仁爱、诗意、热情和探索哲理的精神 , 在智能面前 , 却成了不太有用的数据 。 因为离开了我们 , 机器同样能够毫无障碍地运转 。 尤瓦尔·赫拉利曾向我们展示过从动物到上帝 , 从智人到智神进化的趋势 。 但他却未向我们坦白 , 充斥人类内心中的欲望或许有一天也会让我们跌落神坛 。
与欲望相对应的 , 正是解决欲望的能力
当下的我们确实能达成古人心中的半神形象 , 拥有超高的科技能力以及对万物的领悟能力 , 前所未有的改造能力以及全面凝聚的组织能力 。 这些在过去 , 只能依赖宗教信仰及外部强制力达成 。
然而 , 我们不得不承认 , 尽管我们的能力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 但依然是有限的 。 尽管我们喜闻乐见自己所创造的辉煌成就 , 但是我们却仍需回归现实之中 , 认清我们能力的不足 。
大多数时候 , 人类总是依照自己的欲望去寻求能力的正向突破 , 期待通过智慧达成完备的幸福 。
无论是雅克阿塔利的“未来简史” , 还是简E芳汀的“虚拟政府” , 或是杰里米里夫金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和“零边际成本社会”与克劳斯施瓦布的“第四次工业革命” , 甚至是阿莱克斯彭特兰的“智慧社会”和内森伊格尔与凯特格林的“现实挖掘” 。 这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科学哲学家们 , 都在将人类领向更具科技能力的智慧世界 , 但是 , 却未有人明确提出对人性欲望该加以何种限制 , 更未向人类展示我们负能力的界限 。
他们所揭示的是智慧未来的美好 , 能力迈向无限的境地 , 幸福在此种环境中得到自主生发的幻梦 。 在未成真以前 , 仅仅单纯地释放出欲望而已 。 事实上 , 若要追逐智慧时代的幸福 , 我们就应格外谨慎欲望与能力的关系 。
陈根|欲望成就幸福,陈根:堕落令人快乐
文章图片
幸福=能力-欲望
人类的幸福没有永远 。 我们所追逐的智慧福祉 , 或许就徘徊于欲望与能力之间无尽之欲与有限之能的此消彼长 , 这就注定了幸福的瞬时取向 。
不稳定才是我们现在的幸福常态 , 欲望打开对世界无尽的需索让我们产生痛苦 , 但能力却使我们重新辨明通往幸福的方向 。 相应地 , 能被人类所感知的幸福“现象”的变化亦趋向于无穷 。 胡塞尔因此才为之构建“第一哲学” , 以求缓解人类苦思“本体论”的烦恼 。 而存在主义的思想观点 , 如尼采、马丁海德格尔、萨特等 , 也同样暗含了幸福无穷尽的哲理 。
幸福无限绝非单纯是演绎逻辑之延长 , 而是人类欲望无限之果 。 幸福之所以难以被人理解 , 就在于其自身的无限性 。 有一项欲望就会有一项能力 , 能力扣除欲望所剩之余数即幸福 。
即:幸福=能力-欲望
明了幸福是什么 , 或许能够给我们提供一个在机器时代实现幸福的途径 。 能力和欲望作为幸福天秤两端的砝码 , 总让秤杆处于摇摆状态 。 若要幸福值大 , 我们只能让能力的砝码重于欲望 , 令重心向能力侧偏移 。 只有保持能力大于欲望的状态 , 幸福才有可能发生 。 无尽之欲若不能被限制 , 任其超越能力范围 , 那幸福注定变得苦涩不堪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