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城市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访平安智慧城市商务管理部总经理曹晓兵
今年5月至9月 , “永不落幕的数博会——2020全球传播行动”系列活动持续开展 。 日前 , 采访人员采访了平安智慧城市商务管理部总经理曹晓兵 , 请这位从未缺席数博会的智慧城市服务领域专家 , 分享了平安智慧城市1+N+1全面解决方案和创新应用 , 并围绕大数据科技扛起的“抗疫”担当、后疫情时代智慧城市建设的发展趋势以及智慧城市生态共建等话题 , 畅谈了自己的感想 。
平安大数据扛起“抗疫”担当
平安智慧城市已经初步形成从理念到平台再到场景应用的一整套全链条体系 , 更在疫情期间扛起了“抗疫”担当 。
曹晓兵说 , 智慧城市建设发展到新阶段 , 不单单是信息化、数字化 , 体现的是综合服务和运营能力 , 需要金融、科技、数据、场景等一系列融合应用 。
【智慧城市生态体系建设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访平安智慧城市商务管理部总经理曹晓兵】平安提出的智慧城市1+N+1全面解决方案 , 1是一朵智慧城市云 , 是城市数字底座;以城市云为依托 , 云之上的数据不再是孤岛 , 通过数据的跨界、融合应用 , 打造N个行业解决方案 , 包括政务、生活、交通、环保、医疗、财政、法律、教育等不同场景 , 并通过整合形成1个城市大脑 。
平安智慧城市依托1+N+1解决方案 , 以优政、兴业、惠民为目标 , 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 累计服务115个城市、50万家企业、5000万市民 。 在优政方面 , 平安智慧政务覆盖城市经济分析、风险监控、应急指挥等业务 , 已在国内20多个城市 , 让30多家委办局辅助政府实现精准决策、协同办公、智能管理 。 在兴业方面 , 平安智慧贸易累计服务40多万笔报关 , 稽查时间缩短至5天 , 报关时间缩短至5分钟 。 在惠民方面 , 平安智慧医疗覆盖1.4万家医疗机构 , 其中 , 平安自主研发的辅助诊疗工具AskBob全年累计调用量达1100万次 , 惠及26万名医生 。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必须扛起“抗疫”担当 。 针对疫情 , 平安智慧医疗的科技人员有的放矢地进行了研发 , 快速推出了“新冠肺炎智能阅片系统” , 获得深圳市人工智能战疫创新产品奖 。 该系统通过对新冠肺炎CT影像进行智能化分析和定量评价 , 辅助医生对患者的病情发展趋势、治疗效果等进行智能评估 , 还支持远程AI阅片和电子胶片影像共享 , 可以帮助医生全面识别病灶 , 出具诊断报告更快、更权威、更精准 。 目前 , 该系统服务全国1500多家医疗机构 , 截至2020年4月 , 累计筛查出20000多位新冠肺炎疑似患者 , 阅片量达400余万张 , 15秒左右出具智能分析结果 , 准确率达97% 。
该系统还开放了自有公有云平台 , 对需要新冠肺炎智能阅片的医疗机构 , 面对CT阅片量猛增、疫区一线放射科医生短缺的情况 , 可以通过远程AI阅片的方式进行支援 。 CT设备厂商也可以快速对接植入新冠肺炎智能阅片系统 , 病人完成胸部CT扫描即可秒出AI报告 。
另外 , 在这次疫情中 , 平安在杭州、深圳、上海等城市的社区、园区、写字楼等处 , 投放了大量的“一分钟诊所” , 实现“平安好医生”线下化 。 在这个和电话亭一样大小的问诊间里 , 有量血压、体温的健康检测设备 , 还有远程医生“坐诊” , 根据诊断结果立即开出药方 , 扫码付费后即可就近取药 。
智慧城市要提供综合运营服务
作为智慧城市、云计算、大数据和互联网服务领域的专家 , 曹晓兵有20年IT行业从业经验 , 对于后疫情时代的生态智慧城市建设 , 他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
曹晓兵说 , 疫情期间显露的城市管理短板 , 反映出我国在公共服务、安全管理、应急指挥、资源调度、产城融合等多方面的问题和不足 。 主要原因是过去十年的智慧城市建设 , 并没有真正打破“信息孤岛” , 实现有效的数据融合 。 因此 , 后疫情时代的智慧城市建设应强调五点:一是数据开放和共融共享 , 政府越来越强调数据的开放性、数据之间的流动和审批环节的打通 , 创造出更多城市级的民生、产业、政务等服务;二是民生服务的全程全时 , 即政府通过移动应用、政务相关一体机等设备进行线上服务 , 让百姓通过移动端在家、在社区即可办理业务 , 真正实现“数据多跑腿 , 百姓少走路”;三是城市治理的高效有序 , 城市管理不再依赖于人 , 而是借助大量的物联网设备 , 如通过摄像头、物联网传感器、环境监测等设备收集数据后 , 基于人工智能算法 , 对城市本身的交通、环境、安全等进行自主管理和调控 。 例如 , 未来交通可能不再是车等灯 , 而是红绿灯根据车流的情况自动调节和放行;四是经济发展、绿色开放 , 信息技术在产业发展上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 在助力产业转型升级的同时 , 数字技术也变成一个绿色的、节能的新产业;五是政务服务更加高效和开放 , 数据的融合将打通城市管理 , 为市民提供更高效的“一窗一号一网”式服务 , 让市民、企业和政府之间管理和被管理、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 转变为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共创共赢的新型合作伙伴关系 。
推荐阅读
- 一带一路|“一带一路”可持续城市云端研讨会近日线上召开
- |一个家族能多有钱?世界最有钱5大家族,第一名员工能组建个城市
- 城市|杭州、深圳、南京…楼市竞相复苏?谁在制造紧张气氛?
- 中国新闻网|LPR连续4个月未变 专家称部分热点城市房贷利率或收紧
- 二季度87城市住宅地价环比增速上升
- 房地产|2020年第二季度87个城市住宅地价环比增速上升
- 爱青岛|打造优质金融生态环境 西海岸新区创建金融零风险区
- 每日经济新闻|最高紧急状态!合肥城市防洪应急响应提升至I级!
- 案件侦办|智慧金融法庭系统首次亮相 为小额不良资产诉讼带来五大价值
- 中年|中国“最小”民航机场火了,一言不合就停航,就坐落在新一线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