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学校行政级别,为何没落地?

回望10年教改:取消学校行政级别 , 为何没落地?2010年7月 ,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下文简称《规划纲要》)正式颁布 。 2010年 , 也由此被媒体誉为“中国教改元年” 。 从时间节点看 , 今年是这一《规划纲要》实施的最后一年 。 这一《规划纲要》明确的改革任务 , 究竟完成得如何?取消学校行政级别,为何没落地?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最令人关注的改革之一 , 应该是推进学学校去行政化 , 明确提出“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 原文是这样的:“随着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推进 , 探索建立符合学校特点的管理制度和配套政策 , 克服行政化倾向 , 取消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和行政化管理模式 。 ”回望过去10年的改革 , 这一改革任务并没有完成 , 甚至可以说 , 在很多地方尚没有启动 。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 , 并非去行政化的全部 , 但是 , 只要学校的行政级别存在 , 那行政化管理模式就无法取消 , 上级部门就会按选拔、任命、管理一级行政官员的方式选拔、任命、管理校长 , 以及以管理一级行政部门的方式管理学校 , 把教职员工视为“下属” 。 学校于是就不是“学校” , 而属于“一级行政部门” 。 学校和教师的非教学任务负担沉重 , 与此密切相关 。因此 ,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的“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的改革措施 , 直指我国学校办学存在行政化倾向的现实 。 这一改革 , 进一步得到2013年11月发布的《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肯定 , 《决定》明确提出:“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的行政级别 , 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 。 推进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转为企业或社会组织 。 ”取消学校行政级别,为何没落地?
但到目前为止 , 我国所有公办高校 , 没有一所高校的行政级别被取消;所有公办中小学 , 就是地方推进校长职级制改革 , 明确校长没有级别 , 可大多仍旧套用级别对学校校长、学校进行管理 。 就取消高校行政级别的改革而言 , 只有部分地方、高校 , 提到取消二级学院院长的行政级别 。 如2016年 , 山东省印发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意见 , 明确提出开展二级学院取消行政级别改革试点 , 计划选择5所左右省属高校试点取消二级学院行政级别 , 实行职员制 。 2019年 , 山东再次宣布逐步在全省高校取消二级学院院长、副院长行政级别 , 推动高校完善院长选聘制度 。 上海市则在教育 “十三五”规划中提出 , 遴选部分公办高校试点取消校级领导的行政级别 。在整体的行政化管理方式不变的情况下 , 取消学校二级学院的行政级别 , 有一定作用 , 但意义并不大 。 要推进学校去行政化改革 , 取消行政级别 , 就是必须啃的“硬骨头” 。 那么 , 为何这一“硬骨头”没有啃下呢?一是没有明确改革的时间节点 。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把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的改革 , 置于“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的大背景中 , 因此 , 如果“国家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没有进行 , 取消学校实际存在的行政级别的改革 , 就会相应推迟 。 毫无疑问 , 取消行政级别的改革是一个系统改革 , 会涉及根本管理思路 , 以及现实利益框架的调整 , 这需要时间 , 但是 , 如果没有明确的时间节点 , 改革就可能由于本身受到既得利益的阻力 , 而变得遥遥无期 。取消学校行政级别,为何没落地?
二是没有建立与去行政化改革配套的改革机制 。 对于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 , 舆论认为阻力在有行政级别的校长 , 如有行政级别 , 会让大学校长既有“教育家”的头衔 , 又享有“官员”身份对应的利益;而校长们则认为没有级别 , 在“官本位”的社会 , 将贬低教育的地位、学校的地位 。 总体看来 , 我国推进学校去行政化的改革 , 存在一个明显的悖论 , 即由行政部门、行政领导推进去行政化的改革 , 其结果是 , 没有克服行政化倾向 , 反而在某种程度上强化行政化 。笔者曾经建议 , 我国应该选择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率先进行取消行政级别的改革试点 , 或者在建设“双一流”大学时 , 把推进学校去行政化作为建设的重要前提条件 。 近年来 , 包括北大在内的多所重点大学的校长均提出应该取消学校的行政级别 , 甚至有校长称“大学校长有级别 , 就是笑话” , 从中可见校长已有这样的改革意识 , 同时 , 要建设一流学校 , 必须建立现代学校制度 , 不能再以行政化管理方式管理大学 。对《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到的改革任务 , 进行对照检查 , 看有多少完成了 , 有多少没有完成 , 对于接下来的教育改革和发展至关重要 。 客观而言 , 《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到的发展任务 , 完成得都不错 , 甚至超额完成 , 如《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提到 , 学前三年毛入园率到2020年达到70.0%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到2020年达到40.0% , 而2019年 , 我国前三年毛入园率就达到83.4% ,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1.6% 。 但《国家教育规划纲要》明确的管理体制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等改革任务 , 有不少还只停留在文本 , 没有动真格的实质改革行动 。 这是在“验收改革成效”时 , 不能回避的问题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