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流量造假灰产如何整治,一块钱能买到上万播放量数据

一块钱能买到上万播放量数据
有些直播间貌似繁荣 奔涌的却是虚假流量
当前 , 直播带货风头正劲 , 动辄几千万甚至上亿的成交额让人瞠目 。 惊讶的同时 , 有民众也怀疑 , 这些数据是真的吗?
近日 , 经媒体报道后 , 快手主播小伊伊直播带货数据涉嫌造假一事引发了广泛关注 。 据第三方数据机构统计 , 该场直播的销售额应为867万元 , 与快手官方给出的1.05亿元具有一定差距 。 其后 , 快手方面出面澄清 , 称由于数据接口调试不到位 , 造成了前后端数据显示不一致 。
抛开这场直播数据的真假不提 , 科技日报采访人员从多位业内人士处了解到 , 当前直播市场数据的水分的确很深 , 直播间的繁荣景象 , 很大程度上是虚假流量在支撑 。
成本低廉 造假手段并不高明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数据显示 , 截至2020年3月 , 我国网络直播用户规模达5.6亿 , 占网民总体的62% , 其中电商直播用户规模达到2.62亿 。
各种带货“神话” , 吸引一波又一波的网红、明星涌入直播间 。 与此同时 , 被吹上风口的直播带货 , 也正在成为虚假流量肆意生长的巨大温床 。
打开某电商平台 , 可看到各类直播平台的涨粉、刷在线人数、刷播放量、刷直播点赞、刷各种礼物等服务 , 甚至有的商家承诺 , 付费后可直接将该场直播刷上当日热门榜单 。 采访人员发现 , 这类服务的价格十分低廉 , 甚至1元钱就能买到一两万的播放量数据 , 如此优惠的价格 , 显然大幅降低了数据流量造假的门槛 。
早在2015年 , 某主播在直播游戏时 , 系统显示观看人数竟然超过了13亿 。 “作为业态顽疾 , 直播数据造假早已成为公开的秘密 。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网络安全对抗技术研究所所长闫怀志在接受科技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说 , 演化至今 , 国内的数据造假已经形成了一条完整且庞大的黑色产业链 , 从各种电商平台、生活服务平台 , 再到各种社交媒体平台 , 数据造假手段繁多、无处不在 , 炙手可热的直播平台自然也不例外 。
据闫怀志介绍 , 直播数据造假的原理并不复杂 , 常见的造假手段有人工刷单走量、利用软件平台和“软件机器人”账号来刷数据 。 无论是哪种方式 , 都与黑产或灰产组织脱不开干系 。 这些组织有的是雇佣“刷量工会” , 每个“工会”能够操控数百乃至上万会员 , 通过人工刷单的方式来造假;还有靠出售刷量软件 , 只要在软件上提前导入账号和内容 , 在直播时就可以自动出现留言评论 , 甚至频率也是可以调控的;再有一种 , 就是直接利用“平台业务拓展”的幌子 , 采用外挂技术 , 抓取平台注册用户的账号进行点赞、评论等操作 , 能够直接为直播平台刷出天量数据 , 很多网友发现自己被“买赞”“买评论” , 其实就是账号被盗用于数据造假 。
采访人员此前了解到 , 市面上出现一款号称“80%的短视频营销人都在用”的云控系统 , 在宣传介绍中称可以“一键启动400抖音号 , 批量点赞评论 , 快速上热门圈粉引流 , “一个人可管理几百台云手机” 。
“某种程度上讲 ,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 显然为数据造假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 使得造假门槛和成本极低 。 ”闫怀志说 。
【科技日报流量造假灰产如何整治,一块钱能买到上万播放量数据】技术加持 假流量有迹可循
“大家都在买数据 , 不买你就比不过别人 。 ”一位业内人士说 。
在各种利益推动下 , 直播刷量正在批量化、规模化发展 。 在商业利益驱动下 , 很多直播平台不但不打击这种刷量作假行为 , 反而自己也参与其中 。
当1个人观看直播的时候 , 直播平台就会在后台将在线直播人数扩大到10倍;当10个人观看直播的时候 , 直播人数会扩大20倍;而当100个人观看直播的时候 , 直播平台很可能已经把人数设置为当前实际人数的几十倍乃至上百倍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