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儿科技|是你方式没找对,全员营销成为员工的“紧箍咒”?不


爱因儿科技|是你方式没找对,全员营销成为员工的“紧箍咒”?不
文章图片
来源|活动盒子-APP活动运营工具(huodonghezi.com)
开篇先给大家讲个故事 。
1973年 , 突如其来的石油危机引发全球经济萧条 。 6个月内 , 日本经营大师稻盛和夫的京瓷集团 , 订单从每月27亿日元下降到不足3亿 , 订单金额骤降90% 。
面对外部环境险恶 , 营收断崖式下跌 , 稻盛和夫提出了后来被争相效仿的“全员营销”战略 。
他让那些完全没有营销经验的人 , 原本躲在幕后、连和人打招呼都会脸红的技术开发人员 , 那些名牌大学毕业的高管 , 统统走出去 , 去拜访客户、卖产品、签订单 。
在这样的组织动员下 , 京瓷集团当年意外实现了盈亏平衡 , 避免了像其他企业一般的亏损悲剧 。
今年新冠疫情的爆发 , 给企业带来超乎想象的冲击 , 经营状况雪上加霜 , 一时间 , 不少企业开始效仿稻盛和夫的“全员营销” , 并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 比如:
·林清轩:大年初一至初七林清轩线下有一半门店已经关闭 , 业绩大跌90% , 随后在CEO孙来春的带领下 , 几百名客服通过直播带货 , 并且依靠阿里的钉钉智能导购系统 , 再联通淘宝业务 , 把销售做得风生水起 。 半个月后 , 业绩大幅回升 , 相比去年同期增长了145% 。
·苏宁:从2月27日到29日 , 十余万名平时并不直接参与销售的苏宁管理干部“全员皆商” , 变身苏宁推客和苏小团团长 , 通过微信朋友圈、QQ群等渠道转发商品链接 , 进行线上推广 。 三天时间 , 十余万管理干部深度参与社交营销 , 人均带单量达到8.5单 , 平均带单金额近2000元 。
无论是林清轩还是苏宁 , 从结果来看 , 全员营销都为企业带来实打实的营收 。 但在全员营销实际操作过程中 , 却并非每个参与者都能感到“快乐“ 。
下面 , 我们就来聊聊 , 企业如何才能利用企业员工 , 实现全员营销?
一、企业布局全员营销的误区
“全员营销”的概念并不新鲜 , 比如在保险、信用卡、快消、餐饮、房企这些行业就已相当常见 。 除了银行在年底时发动所有员工拉存款、健身房发动全员卖卡等 , 一些知名度颇高的大型企业同样早已尝试起了全员营销 。
例如我们熟悉的格力空调 , 去年2月给9万多名员工都开了网店 , 网店的产品基本上覆盖了格力电器绝大部分产品 , 包括手机、空调、充电电源、电饭煲等等 。 据了解 , 格力规定每位员工年销售任务从最低1万元到数十万元不等 , “卖少了没考核 , 但卖多了会有奖励 。 ”
这种与个人收入挂钩的全员营销方式 , 对企业而言 , 既不会增加成本 , 还可以通过员工的私域流量来卖出更多的产品 , 何乐而不为 。 但对那些本就不是一线销售人员的员工来说 , 这更像是摊派任务 , 加上7*24小时的工作时间 , 容易引起员工心理上的抵触 。
这也是过往虽然有全员营销的理念 , 但难以全面推行的原因之一 。 那么 , 企业如何才能做好全员营销?我们总结了以下5个法则 。
二、5个优化法则 , 帮助企业实现全员营销
每个员工都是社交网络中的一个流量入口 , 他们都是潜在的KOC , 如果能把每个员工的流量都充分利用起来 , 进行全员营销 , 就能尽可能大地覆盖所有社区 。
试想一下 , 如果平均每个员工有1000个微信好友 , 那么一个10人的小微企业 , 可以影响1万个好友;一个100人的中型公司 , 可以影响10万个好友;一个1000人的大型企业 , 可以影响100万个好友 。
所以 , 想要做好全员营销 , 企业一定要利用好这群KOC 。 主要包含以下5个方面:
1、增强员工的分享意愿
全员营销首先要思考的是如何增强用户的分享意愿 。
如果分享这一行为没有任何好处 , 员工一般不愿意主动分享内容 。 为了提升员工的分享意愿 , 全员营销就需要考虑设计一套物质激励机制 。 强烈的利益刺激是会改变很多人的行为 , 所以在可以承受的获客成本之下 , 企业应当尽可能多地给到员工一些利益 , 同时设置好奖励规则及奖励门槛 , 这将会是一个非常有效地提升员工分享积极性的方式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