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2琳达|“两下锅”对戏曲发展的意义( 二 )
《纳书楹曲谱》中说:“此折之首有【点绛唇】、【混江龙】二曲 , 系末唱 , 非正曲也 。 ”可见 , 此时的北曲在南曲中是特殊情况下的例外穿插 。 明初时“南北合套”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 杂剧作家贾仲明在《吕洞宾桃柳升仙梦》中使用了南北合套 , 构成旦、末对唱 , 进一步发挥了南北合套的艺术功能 。 至昆山腔兴起之后 , 南北合套的使用范围日益广泛 , 使南北合套大放异彩的是梁辰鱼的《浣纱记》 , 其最后一出《泛湖》 , 范蠡唱北曲 , 西施唱南曲 , 一南一北 , 在艺术上造成了形象的对比 。 “南北合套”不仅促进了戏曲中曲牌联套体音乐的交流与发展 , 也为艺术家突出人物性格、强化戏剧冲突提供了更为有效的手段 , “南北合套不仅是一种曲牌联套的结构形式 , 也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 。
本文插图
“南北合套”是剧团的“两下锅” , 是剧目的“风搅雪” , 还是演员的“昆乱不当” , 资料所限无法详述 , 但恐怕兼而有之 。 尽管称谓、艺术组织形式、交流方式等等方面存在着差异 , 但广泛的交流与融合才是戏曲艺术永不枯竭的动力这一准则不会错 , 中国戏曲的历史无疑说明了这一点 。
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 , 戏曲艺术在剧种上逐渐确立了自己的身份 , 《中国大百科全书·戏曲曲艺》中对“剧种”的概念是这样界定的:“剧种指在不同地域形成的单声腔或多声腔的地方戏曲和民族戏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戏曲剧种’的概念被确定下来 , 同时 , ‘戏曲声腔’也成为从腔调和演唱特点区别戏曲类型的一种概念 , 并以此划分各种不同的戏曲声腔系统 。 ”不可否认 , 以“声腔”划分出“剧种”在管理上有一定的优越性 , 但各个剧种在确定自己艺术身份的同时 , 也逐步形成了“剧种论”的思维方式 , 剧团不再“两下锅” , 剧目不再“风搅雪” , 演员不再“文武昆乱不挡” , 戏曲的活力逐步板滞 , 戏曲剧目越传越少 , 戏曲绝活逐渐失传 。 也许戏曲的危机不是外部出了什么问题 , 很可能是戏曲艺术内部出了问题 。 其实 , 早就有学者指出“剧种论”深层次的理论缺陷:“唱(念、做、打)只是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手段而已 , 唱‘昆’、还是唱‘皮黄’或者民间小调 , 并不重要 , 重要的是是否合情合理、是否恰如其分 。 所以唱腔方面的差异 , 就戏剧整体而言 , 是属于细枝末节的 , 并不足成为划分‘剧种’的根本性标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