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2琳达|“两下锅”对戏曲发展的意义
“两下锅” ,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解释称:“戏曲术语 。 清末民初时 , 京剧曾同山西梆子、直隶梆子(现在称“河北梆子”)同台演出 , 而剧目、表演均各自保持原状 , 不相混合 。 这种班社 , 俗称‘两下锅’ 。 ”可见“两下锅”是一种戏曲班社的组班模式 , 但各剧种在长期的同台表演中并非仅仅停留在“同台演出”的层面 , 而是“造就了京梆空前大交流的契机和阵地 , 推动了这两个古老剧种在艺术上的极大发展” 。
“两下锅”促使剧种间不断的交流 , 进而出现剧目方面“风搅雪”的演出 , 伴随着剧种间“一锅煮”的历史现象 , 演员在这种环境中练就了“文武昆乱不挡”的表演技艺 。 也许“三下锅”更能解释这种历史现象 ,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中说:“三下锅 。 戏曲术语 。 滇剧主要腔调有襄阳、胡琴、丝弦三种 。 开始一个戏班只唱一种腔调 , 后来因为人事凋零和其他原因 , 逐渐形成三种腔调杂演 , 俗称‘三下锅’ 。
本文插图
【7212琳达|“两下锅”对戏曲发展的意义】
有时一本大戏兼用三种腔调 , 如《苏武牧羊》、《蟒蛇记》等;有时一本大戏的一折兼用三种腔调 , 如《长生殿》的《游御园》 , 《下南唐》的《杀四门》 。 ”虽然 , 戏曲行业的某个称谓术语来源于某个特殊情况 , 但一旦形成就会扩展到其他方面 。 “徽班进京”直接推动了“两下锅”的发展高峰 , “徽班”实际上是一个地方性的戏曲班社 , 本无剧种的意思 , 徽班进京之前的京都戏曲以京腔(高腔)、秦腔、昆腔、梆子戏为主 , 徽班“联络五方之音 , 合为一致” , 其“诸腔并奏、无所不备”的优势使其迅速在京都打开局面 , 如三庆班“以安庆花部合京、秦二腔” , 四喜班是“石牌串法杂秦声” , 春台班在扬州便“征聘四方名旦”、“合京秦二腔” 。 四大徽班 , 九门轮转 , 一时间戏曲班社“两下锅”、戏曲剧目“风搅雪”、戏曲演员“文武昆乱不挡”、戏曲声腔“一锅煮”风靡戏曲界 , 造成了剧种间空前的大交流大融合 , 其结果则是孕育出了京剧这一民族艺术 , 直接推动中国戏曲发展至顶峰 。 有的学者认为 , 京剧是地方戏(北京地方戏) , 可是谈及京剧的艺术组成 , 有多少是京的东西 , 恐怕梆的东西、徽的东西、汉的东西要多一点 。
京剧是中华大地戏曲艺术杂交的产物 , 是中国戏曲艺术的完美结晶 , 它不姓“京”而姓“国” , 只不过因为“北京”的特殊地位而冠以“京剧” 。 与其说京剧是自徽班进京后开始形成 , 毋宁说是戏曲班社“两下锅”开风气之先 , 打破“徽、秦不同台”的旧俗 , 诸家班社为了生存相互搭班的结果 。
本文插图
其实 , “两下锅”并非是戏曲艺术发展到近代才出现的 , 早在戏曲形成之初就已开始滥觞 , 当时称为“南北合套” , 与近代的“两下锅”、“风搅雪”只是称谓不同罢了 。 杂剧和南曲戏文形成初期称为北曲和南曲 , 因南北割据的原因 , 两种艺术形式的交流受阻 , 元朝大一统打破了南北割据百余年的局面 , 为南北曲的交流创造了有利条件 , 其最先出现的便是“南北合套” 。 据《录鬼簿》记载:“以南北调合腔 , 自和甫始 , 如《潇湘八景》、《欢喜冤家》等曲 , 极为工巧 。 ”
但此时的南北合套是用在散曲中 , 并非用在戏曲中 , 沈和甫是元杂剧中期作家 , 可见之前南北曲并未产生深度交流 。 戏曲中最初使用“南北合套”当属南戏《小孙屠》 , 在北曲【新水令】套曲中反复插入南曲【风入松】 , 即沈和甫所说的“南北调合腔” 。 其后 , 被称为“曲祖”的《琵琶记》也同样使用“南北合套” , 第十五出《丹陛陈情》的一套十八支曲子中 , 前两支曲子是【北点绛唇】、【北混江龙】 , 为末扮的小黄门演唱 , 同蔡伯喈辞官的内容其实并无关系 , 只是一种穿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