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中美科技之争:获得了上帝权力的人类还是人吗?( 二 )
并且到19世纪中叶 , 形成了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第三次产业革命时期 , 德、美人口分别为8000万和1亿 , 到一战前夕 , 德国电气产品出口占世界电气产品出口的比重近50%;信息产业革命时代 , 美国至少3亿人口 , 中国14亿人口 。
产业革命的发生还有赖于一定规模的有素质劳动者 。 在第二次产业革命前 , 英国手工工场快速蔓延 , 培养了大批有技术、有经验的工人 , 他们积累的生产经验直接推动了各种生产机器的发明 。
第三次产业革命期间 , 德国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 , 并加强教学与科研、生产的结合 , 培养了大量工科、农学、化学等方面的优秀科技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 。 美国在第三次产业革命期间吸引了大批外国移民 。
仅1820—1860年期间 , 就大约有5000万移民来到美国 。 这些来自欧洲、中国以及拉美等国的移民不仅给产业革命带来了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 , 而且使全国人口和国内市场很明显地扩大了 。 除了移民 , 快速城镇化也为产业革命造就了大量劳动者 。
除此之外 , 从20世纪中后期至今 , 美国以海外代工的形式 , 将大量低附加值的劳动生产转移到亚洲、拉美等劳动力密集型国家 , 使实际的劳动者数量大大增加 。
(四) 产业革命的发生需要跨国协作
产业革命的发生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 需要进行全球协同 。 从历次产业革命 , 可以看到从国家治理、技术合作、生产网络等不同层面的协同 。
英、荷在国家治理层面的协作 , 为第二次产业革命的顺利推进奠定基础 。 在1688年之前 , 荷兰舰队在名将米歇尔率领下 , 击败了法国 , 并几乎摧毁了英国舰队 。 所谓“光荣革命”甚至是荷兰执政率领荷兰海军登陆英伦 , 和平接管了王权 。 当然还有无权的双国王 , 即威廉的英国夫人玛丽 。
英国发展手工纺织业来自荷兰(尼德兰)的转移 , 全球贸易基础设施——海军 , 则来自于英荷联合 。 英格兰建立的东印度公司、英国公司 , 也吸收了大量荷兰资本 , 等等 。
第三次产业革命 , 几乎是在几个先进的大国同时起步、相互促进下进行的 , 以全面开花取代了一枝独秀的局面 。 某一国的重大发明 , 很快就被别国所吸收 , 相互推动 , 发展迅速 。
德国与英国的竞争协作 。 德国领先全球的电缆工业技术 , 化学工业技术都是从英国引进 , 正所谓“英国开花 , 德国结果” 。 德国有机化学工业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利用英国自由贸易为其提供的市场 , 凭借化工等新技术的突破而获得的(英国是当时有机化学工业的最大需求国);不仅如此 , 德国化学制药业公司 , 如赫斯特和西门子 , 也选择在英国进行直接投资;此外 , 德国还利用英国廉价的铁、纱线、机器等生产资料 , 服务于自己开拓市场的目的 。
日本明治维新 , 引入科学技术 , 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 , 则是借鉴德国模式开启工业革命 。 日本政府大力提倡发展棉纺织业 , 新办模范工厂 , 从外国买入机器 , 并鼓励私人投资 。 提出“求知于世界”的口号 , 积极从英、美、德、法、荷、意、瑞士等国聘请熟练的科技专家 , 尤其对德国和英国的技术利用最多 。 还派遣大批官员、技师、学生到德国等西方国家去学习与考察 。 聘请德国专家设置化学研究所、化学工厂 , 发展水泥、炼铁及其他金属工业 , 尤其是创设兵工厂 。
第四次产业革命以来形成的全球生产网络是中美必须协同的内在原因 。 中国与美国的捆绑 , 实现了美国信息工业与技术向中国大转移 。 在这期间 , 中国韬光养晦 , 在苏联倒台后 , 又抓住了“反恐”、“2008金融危机”两次战略机遇期 , 与美国捆绑(深度捆绑) , 实现了第四次产业革命的同步 。 当奥巴马、特朗普上台 , 美国悔亦晚矣
花落谁家?强国崛起的真正历史规律
- 科技一哥|荣耀30青春版图集赏析:触觉与视觉的完美享受
- 科技犬君|vs 索尼A9G 谁强?,上半年用户喜爱手机盘点;小米电视大师65英寸OLED
- 精选泛科技|结果如何?,一加8续航遭质疑:上半年最全机型横评出炉
- HAO懂科技|小米“神机”要来了?,小米正式“反击”!上下对折+骁龙865
- 阿拉图图科技说|而给华为仅仅是800万枚!,台积电为苹果准备8000万枚芯片
- 网罗说科技|三星note10一夜成“中端机”,还是256GB+3500mAh,三星扛不住了
- 科技数码迷|华为+荣耀别不报!入门级机型你们真没有Redmi良心
- 小志侃娱乐|或已成过街老鼠?,恶有恶报!越南请求合作惨遭中美接连拒绝
- 「小米科技」小米11Pro宣布新技术!首发骁龙875+屏下镜头,米粉:价格有点小贵
- 小熊科技|你会考虑吗?,三星顶级旗舰清仓!5G网络+45W快充+2k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