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流水榭壳子之16
铁流水榭壳子之16成都“围鼓”不知道现在的成都人还知不知道“围鼓”那玩意儿?这“围鼓”兩字 , 我也不知正確与否 , 反正字典词典上查不到 , 我也只好想当然 。這玩意儿北京叫“堂戏” , 成都叫“围鼓” , 仅不同的“堂戏”是在官宦人家和有钱人家唱 , 不但要有戏台还要化妝 , 费用不菲 。 “围鼓”是在茶舘里唱 , 不化妝也无费用 , 听“站国”〔成都话站着听〕不要钱 , 想舒服花五毛钱泡碗茶坐下来听 , 小孩不听多是戏迷 。“围鼓”有生旦净末丑 , 也有锣鼓帮腔 , 胡琴伴奏 , 只是不化妝 , 自敲锣鼓 , 又演又唱 , 很是认真 。 唱的人多是戏迷 。 去戏院当票友要花钱 , 唱“围鼓”不但能“过把瘾” , 还能捞上一顿“油大”〔成都话聚餐〕 。 這顿“油大” , 是 请唱“围鼓”庄家出钱 。成都“围鼓”起于何时 , 不得而知 , 自我穿衩衩褲就看見听見 , 均出現在茶舘和红白喜事的現场 , 以唱为乐 , 以唱为快 , 成都人爱的就是个热闹 。 長大成人懂事后 , 才知成都“围鼓”起于清末民初 , 与哥老会的发展分不开 。 哥老会的“码头堂口”均設在茶社里 , 那时一个茶社就是一个哥老会的“码头堂口” , 唱“围鼓”是哥老会聚众的一个方式 , 也是庆贺哥老会节日的一种特定仪式 , 后发展到民间红白喜事 , 有了“围鼓”的业余亲朋好友班子 , 但收费很少 , 一般家庭都能承担请唱 。 “围鼓”只唱拆子戏不唱大戏 , 活动时间多在晚上 。 新政后哥老会視为“反动组织” , 被連根拔掉 , 偶尔民间红白喜事还可见 。 到958年全民“大跃进”后 , 社会上再无“闲散人员” , 在那飯都吃不飽的日子 , 谁还有时间和精力去唱“围鼓”?故“围鼓”這一喜乐見闻的成都民俗 , 只留在我们這代人的記忆中了 。